《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人賈島的代表作,講述的是山中尋訪隱者,卻未能相遇的故事。除了首句“松下問童子”是詩人的提問外,其余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話。用“一問三答”的對話形式,成就了言簡意豐的名篇。
除了《尋隱者不遇》外,賈島的另一首名篇《題李凝幽居》同樣都出自他訪友不遇的經(jīng)歷。返家途中,為了琢磨“僧推月下門”一句里的“推”是否該換成“敲”字,竟騎著毛驢撞上了韓愈的轎子。
在韓愈的建議下,賈島把“推”是否該換成“敲”。原因之一是因為去朋友家做客,即使對方不在家,也不該魯莽“推”門而入;而且“敲”比“推”還多了幾分聲響,更有意境。這就是家喻戶曉的“推敲”典故。
后來,“推敲”一詞還隨詩傳入日本。在日語里也和中文一樣,表示反復琢磨、來回斟酌之意。同時,賈島也因治學嚴謹深得韓愈賞識,成了他的嫡傳弟子,最終成長為一代詩詞名家。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沈林)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