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廖昌永在朋友圈沉痛地發(fā)布了這一消息。
1917年8月17日,周小燕出生在湖北武漢的一個工商世家。父親周蒼柏被稱為“東湖之父”,畢業(yè)于美國紐約大學經(jīng)濟系,曾任漢口上海銀行經(jīng)理,湖北省銀行總經(jīng)理,雖不會音樂卻讓子女學習薩克斯、小提琴、鋼琴等器樂。
如今湖北的東湖公園就曾經(jīng)是周蒼柏的海光農(nóng)圃,周小燕從小就在那里玩耍。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周小燕被迫中斷上海國立音樂??茖W校的學業(yè),回到了家鄉(xiāng)。武漢長江邊,剛滿20歲的周小燕在抗戰(zhàn)烽火中含淚首唱《長城謠》,打動了無數(shù)志士的心。這也讓她第一次感到,中國的旋律是那樣的美。
受到戰(zhàn)爭的影響,1938年年底周小燕輾轉(zhuǎn)來到了巴黎學習聲樂。寒窗數(shù)載,她終于在1945年登上巴黎國家大劇院的舞臺,用中西合璧的唱法高歌《紫竹調(diào)》、《紅豆詞》,令世界舞臺第一次對中國美聲演員刮目相看,她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的夜鶯”。
1949年,周小燕受聘擔任了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老師,開始了她的教師生活。
1952年的5月5日,她與電影導演張駿祥舉辦婚禮?;槎Y簡樸,只是借了周小燕的舅舅的家辦了一桌喜酒請了客人。
周小燕的兒子曾經(jīng)羨慕過媽媽的學生,因為母親總把時間是給了她們,直到周小燕80歲的生日上,他看見桃李滿天下的母親被那么多學生圍繞著,回到海外,他給媽媽寫下了這樣一封信:
從前阿姨說你腦子里只有你的學生沒有你的兒女,現(xiàn)在我感覺到你是對的,假如你腦子里那個時候只有兒女,就算是我們成器成材了,也只有兩個,而在慶祝會上,我看到了這么多從七、八歲到六、七十歲的人,這么愛你,我覺得你值得。I'm proud I have a great mother.——周小燕生前口述
周小燕認為,學美聲不是為了追求技術上的先進,是為了用科學的發(fā)聲技巧,為本民族音樂文化服務,向世界傳遞中國的歌聲。
1988年,看到大量的歌劇人才因“英雄無用武之地”紛紛外流,71歲高齡的周小燕親自掛帥出任藝術總監(jiān),創(chuàng)辦了“周小燕歌劇中心”,以不同于國有院團的全新體制運作。
在她的努力下,中心排演了《弄臣》、《茶花女》及中國歌劇《原野》等大量精品劇目,為中國歌劇走向世界打開了大門。
周小燕班上的學生工、農(nóng)、兵都有。她說,自己挑學生從不看家庭成分,最重要的是人品。
1999年在上海大劇院獨唱音樂會上,廖昌永演唱歌曲《老師,我總是想起你》送給坐在臺下的恩師周小燕,僅演唱1分鐘后他幾度哽咽,眼泛淚光,情感真摯令人為之動容,足見周小燕先生平日對學生的關愛與提點。
過了90歲高齡的周小燕,依舊每天都在家中給學生上課。其他人看了總勸她,但她總說給她排的學生還可以更多。對那些能聽到周小燕上課的研究生、本科生來說,這是多么難得的機遇。
有人曾問她:“您什么時候關門,不收弟子?”
她說:“蓋棺的時候關門,反正也沒有退休的,那我就干終身的。”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