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大廈15樓,舉行了一場“武林大賽”,比賽規(guī)則一招定勝負(fù)。進(jìn)攻方為意大利人白麒柏,防守方為新聞主播柏栩栩。
白麒柏的拳頭距離把心不過短短20厘米,拳過之處,像是狂風(fēng)呼過,拳勁如同爆發(fā)的子彈,力透靶心。隔山打牛之勢,令柏栩栩毫無招架之力。
“寸勁”是白麒柏給出的解釋,也是他習(xí)武26年積淀的功力。出生在意大利羅馬的Kleber從小就有功夫夢,李小龍的一招一式他都爛熟于心。羅馬十年的功夫?qū)W習(xí),讓kleber覺得自己學(xué)有所成,直到遇到了第一位香港師傅溫鑑良?!八呀?jīng)七十歲了,但是還是那么快,那么有力量,一下子就把我震撼到了”kleber還回憶說,那場持續(xù)十秒鐘的戰(zhàn)斗,讓他見識到了正宗的詠春,真正的功夫。因此他下定決心,哪怕是飄洋過海,也要來追隨溫鑑良。
就這樣,意大利小伙化名白麒柏,開啟了他從羅馬到香港,再從香港到內(nèi)地的武林之路。只是令白麒柏想不到的是,四年苦練出師之后,師傅給他指的唯一一條路,竟然是——開武館。學(xué)以致用無可厚非,但可不是回羅馬開武館,師傅都把地點定好了!中國,上海!
“如果一個中國人,去意大利開一個意大利披薩店,那是一件非常令人不安的事情”白麒柏形容開武館就和開披薩店一樣,直到遇到了他的意大利伙伴秦寶羅,白麒柏才有了信心。
黃山,金庸筆下大俠云集的武林圣山,巧合間,也成為了秦寶羅和白麒柏相遇的地方。和白麒柏來到中國的緣由類似,秦寶羅來到這里,是為了問道他六歲練起的八卦掌。兩人有沒有決戰(zhàn)黃山之巔,已經(jīng)難以考證,但“極致功夫”這家小小的武館,成了可以鑒定的產(chǎn)物。兩位外國師傅,開始在紛繁復(fù)雜的武林傳授自己心里的功夫,這一待就是十一年。十一年里,兩位外國師傅沒有停下問道武林的腳步。佛山、北京、廣州、成都、南京等等幾乎踏遍了中華大地,只為求心中的武林之道。他們說,功夫不應(yīng)該分門別類,功夫是一個大家庭。
編輯: | 周昱 |
責(zé)編: | 胡圣豐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