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全國22個超大、特大城市中,有超800萬“打工人”,通勤距離超過25公里,或者單程通勤時間超過60分鐘,被認為是“極端通勤”,其中上海因交通發(fā)達,成為通勤空間半徑最大的城市。極限遠距離通勤到底是種怎樣的體驗?我們跟著一位自稱“通勤專家”的博主小姜去了解一下。
“現在還不到6點鐘,出去上班了,今天是2025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天吶,外面跟晚上有什么區(qū)別。”一年多的時間里,30歲的小姜,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了一系列“絕命通勤”VLOG,收獲了三萬多粉絲。“大家好我是南橋吳彥祖,一名優(yōu)秀的‘城市求生專家’?!?/p>
他家住奉賢南橋,在黃浦一所小學任教,每天往返80多公里,單程通勤時間接近兩小時。這樣的極限通勤,他已經堅持了7年。我們跟著他一起,體驗了一下他的下班路。“快的話可能單程90分鐘就能到,有時候銜接的不夠絲滑,那就105分鐘?!?/p>
他通常會乘坐軌交一號線,到錦江樂園站換乘公交南梅線,坐到奉賢后,還要再騎上一段共享單車,才能到家。
“現在是晚上6點,應該是6點03分的地鐵,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正好無縫銜接,我最喜歡的靠邊睡覺座位?!彼栽偼ㄇ趯<?,對沿途交通工具的換乘,不僅精確到分鐘,連哪個車廂離出口站最近也熟絡于心?!暗葧憔涂梢钥吹竭@邊離那個出口也是剛剛好的,細節(jié)細節(jié),現在辛勤打工人,沒想到上個班那么多‘心機’?!?/p>
公交南梅線上的時光,小姜總是很享受的時刻,49個座位,坐滿即發(fā),車上是人們很默契的安靜。小姜說:“都是市區(qū)回去的打工人,也都會約定俗成,沒有人大聲喧嘩,也沒有人會吃東西。”
45分鐘后,南梅線到達奉賢南方國際廣場站,小姜離家的距離,還有騎行的最后10分鐘。
像這樣的超遠距離通勤,在上海這座超大城市中,并不少見。在清晨5點的鐵路金山衛(wèi)站,很容易就能邂逅早起趕往市區(qū)上班的人們?!皝砘?個小時,早上起來到晚上回來都是天黑的狀態(tài)?!薄皢纬?個半小時,往返5個小時?!薄懊刻靵砘?個小時,7年了?!?/p>
此前有2024年的報告顯示,通勤距離超過25公里,或者單程通勤時間超過60分鐘,就可認為是“超遠通勤”,全國22個超大特大城市中,單程通勤距離在25公里以上的,占全國通勤人口的8%,而在上海,這個比例接近10%;耗時60分鐘以上的超遠通勤人群達18%。
對此,同濟大學城市與規(guī)劃學院教授鈕心毅認為:“一個人正常的上下班通勤時間,像上海這樣的超大城市應該在45分鐘左右或以下,是比較有幸福感的?!倍虾煼洞髮W環(huán)境與地理科學學院副教授唐佳也指出:“通勤者在去做決策的時候,可能也會考慮自己現有的住房或者是潛在住房的區(qū)位情況以及就業(yè)機會的布局?!?/p>
辛苦當然辛苦,但每個人都有著自己堅持長距離奔波的理由。比如:“因為家里老人的一些情況,所以不太方便在外租房,每天回家要照顧老人。”“金山這邊房價還是低一點,就我一個人折騰就行,讓老婆孩子在這邊安定下來?!?/p>
小姜也有自己的理由。趕路近2個小時后,晚上7點多,他終于到了家。桌上有留好的晚飯,還有三歲女兒對爸爸鍥而不舍的“打擾”。
小姜的愛人就在奉賢工作,父母也住在不遠處,不久后,小家庭還將迎來一位新成員。這些,都是小姜每天的最強動力。“跟家人在一起一直是我的執(zhí)念,下了班就算再遠也還是要回到自己家?!?/p>
小姜視頻的評論區(qū)里,從來不缺網友們的共鳴和鼓勵,鼓勵的也不僅是小姜,還有仍在努力奮斗的每個人?!安荒芤驗樯蠲刻煸谥貜途蜁f沒有希望,樂觀地、積極的眼光去看,還是能把日子過得開心一點、舒坦一點,就像現在也只是8點鐘,離睡覺還有三個多小時呢,還可以開心一會。”
有個標準認為,如果人們的平均通勤時間在45分鐘以內,幸福感指數會更高,而上海的城市建設規(guī)劃目標,是希望能讓更多人在這座城市宜居宜業(yè)。在當下,一部分人選擇極限通勤方式的背后,也許是他們在這個大城市里,能做出的目前的最優(yōu)解,漫長的通勤路,正是每個人努力生活的證明。
編輯: | 尤穎慧 |
視頻編輯: | 呂艷 |
攝像: | 蔣文越 |
責編: | 李吟濤 |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