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多個城市陸續(xù)實施,常態(tài)化核酸檢測工作,核酸采樣亭成為最基礎的常規(guī)采樣點。但是這幾天,一些城市設置的采樣亭,因為設計上考慮不周,出現(xiàn)了一些尷尬的場景。比如,核酸檢測屋窗口有兩個小洞,是留給大白伸手操作使用的,但設計高度卻一言難盡。采樣人員只能配合洞口高度,或扎馬步半蹲站立,或蹲在椅子上,勉強湊合。
而且,采樣人員兩只手的活動空間有限,采樣時要一直架著,容易疲勞不說,還不能清楚地看到被采樣者的喉部,效率也降低很多。還有設計掛在窗外的消毒罐,使用起來難度更大,采樣人員要擰著身子,反手才能夠到。被采樣的市民也不好受,大部分人需要大幅度屈膝、彎腰,同樣采用“扎馬步”的方式,才能配合完成采樣。還有人表示,小孩子采樣更加困難,有的身高完全不夠,需要大人抱著才能采樣,“是個體力活”。
由于種種不便,有些采樣人員干脆直接,把攤位搬到了采樣屋外。為什么采樣醫(yī)護,會“棄用”核酸采樣亭?廣州一名三甲醫(yī)院護士表示:“太考驗醫(yī)護人員的手臂長度了,很難做到剛好合適。這個采樣屋只考慮到了防曬、防熱的問題。如果有人往后躲了一下,可能就沒辦法檢測采到,會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此前,記者從國內(nèi)一家核酸采樣屋生產(chǎn)商處了解到,他們生產(chǎn)前主要會考慮正壓系統(tǒng)中風機的型號、手套的材質(zhì)、紫外消毒燈的適配空間等,但對于是否符合“人體工學”,相關工作人員并未提及。
目前不少地方的采樣工作,有不盡如人意之處,相信相關部門和單位,會加速優(yōu)化調(diào)整,更快地讓核酸檢測鏈條上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高效運轉(zhuǎn)起來,也讓采樣操作更“人性化”,讓市民更好地回歸日常生活!
(編輯:詹宇婧)?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