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國畫家、原上海美術館館長、原上海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新浙派人物畫”的奠基人與推動者方增先先生于2019年12月3日19點36分在上海瑞金醫(yī)院因病去世,享年88歲。
方增先是20世紀后半葉中國人物畫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的代表人物,中國畫壇“新浙派人物畫”的奠基人和推動者。他將傳統(tǒng)筆意與現代造型結合,有力推動了傳統(tǒng)國畫人物畫的時代革新大潮。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粒粒皆辛苦》《說紅書》,到七十年代的《艷陽天》《孔乙己》,方增先的人物畫融貫中西兩種不同體系的技巧,并找到兩者的連接點,實現了將西方寫實造型原理與中國水墨寫意技法融匯于一體的超越。上世紀八十年代,他的積墨人物畫法,則再度把國畫人物畫推向了一個氣象渾成的博大境界。
方增先對于寫實人物畫的貢獻,既在于他一手伸向西方,吸取科學的造型理念,更在于他一手伸向傳統(tǒng),提煉傳統(tǒng)藝術的形式,使之與表現現實的需要相匹配,從而不斷地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
他曾說:“我很想默寫出人的任何動作?!焙唵蔚囊痪湓?,凝聚著多少心血。為了更好地參透、改造結構素描,使之更合適于中國畫的實踐,他孜孜于研究中國古代的繪畫與雕塑,從而提出了“團塊接榫”的概念。可以說,浙派人物畫的成功離不開方增先對素描造型的研究和探索。
方增先以中國畫的線條、筆墨去反映生活本身的藝術實踐,教育并影響了整整一代人。方增先的《怎樣畫水墨人物畫》,為新水墨人物寫生技法的推廣提供了可參考的經驗,大受歡迎。他和他的同道們較早地形成了一整套相對系統(tǒng)且行之有效的人物畫教學體系,并為全國各專業(yè)院校中國畫系科教學廣泛采用。可以說,直到今天,中國美術教育中的人物畫專業(yè)教學,都不同程度地收到了當年浙派人物畫教學方法的影響和助益。
與此同時,方增先還是一位對國內當代藝術發(fā)展具有前瞻性和相當影響力的人物,為上海地區(qū)乃至華東地區(qū)美術的活躍和發(fā)展做了很多推動性的工作,其中就包括上海國際雙年展的舉辦。他曾說,“上海是個大都市,畫家和觀眾的接觸面都很廣,不管什么流派都有人喜歡、欣賞,美術作品的風格古典的、民間的、外國的都有人要,這與上海的文化有關。各人可以兼容并蓄、各自發(fā)展。這種方式對當前藝術的發(fā)展更適合。因為藝術應該發(fā)展流派,各有各的門路”。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章海燕 編輯:愛華)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