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人》《金色旅程》《撒馬爾罕》三本書封
毛銘是《絲路譯從》的編譯者,守護(hù)聯(lián)合國遺址的中亞考古隊隊員,倫敦大學(xué)藝術(shù)考古博士。
主編訪談
她在《唐風(fēng)吹拂撒馬爾罕》一書中寫道:“2003年夏天,我來到中亞古城撒馬爾罕和片治肯特,跟隨葛樂耐(F.Grenet)教授和馬爾夏克(B.I.Marshake,1933—2006)教授發(fā)掘亞歷山大的希臘式谷倉和喀喇汗王朝宮殿壁畫。8月24日黃昏,考古隊從煙塵滿天的古城山丘,返回駐地撒馬爾罕考古學(xué)院。忽然隊員們一陣歡聲雷動,原來是隊里收到一份輾轉(zhuǎn)數(shù)國發(fā)來的傳真,通知我們又一粟特胡人墓葬在西安郊外發(fā)掘出土,入葬年代是北周。墓主人史君,生前定居河西走廊的涼州(今甘肅武威),身為北周高官‘涼州薩?!?,但是他的故鄉(xiāng)卻遠(yuǎn)在中亞史國,離考古隊工作的場地僅60千米?!?br/>
真正的考古是一個探案的過程
讀著歷史書上的各種古代名人墓、墓中的故事,是不是覺得很無趣?但其實真正的考古,有趣的地方在于探索。據(jù)毛銘博士講,“真正的考古是像探案小說一樣的,我們看到一片碎片,但我們想象的是一個宮殿。這宮殿里發(fā)生的愛情故事、陰謀或謀殺,這個要我們解讀。解讀了以后有證據(jù)出來,這是層層剝繭的,它是一個探案的過程?!被蛟S這也正是大家這么愛看《盜墓筆記》和《鬼吹燈》的原因:刺激!而用毛銘的話來說,這套叢書是胡人版的盜墓筆記或者尋龍訣。
在這套書的立項初期,毛銘博士與漓江出版社的初衷就是把這本書做成一本愛好者看的書。由于書里面有很多北朝隋唐之間中亞所出的粟特壁畫圖,所以美術(shù)創(chuàng)作者可以去臨摹。另外,這也是一本驢友的“地圖”,近年來,很多的驢友都很向往西行。不少人自行組隊去往我國西藏的古格王朝(一個一夜之間消失的迷一樣的王朝),南迦巴瓦峰(一座有“西藏眾山之父”之稱的神山),甚至沿著絲綢之路往更西的地方去。有的為刺激也有的為信仰。但中亞地廣物博,有“7個斯坦”,中亞的面積從莫斯科到馬德里,幾乎涵蓋整個歐洲。
這是關(guān)于中國與撒馬爾罕的故事
譯者在引言中寫道:
“中亞古城撒馬爾罕——歐亞絲綢之路的紐帶,是連接漢唐與地中海的夢幻之城。那是長安人和羅馬人皆向往的地方。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賦詩贊嘆過來自撒馬爾罕的胡旋女:‘飄然轉(zhuǎn)旋回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930年,美國漢學(xué)家薛愛華(Edward H. Schafer)寫過《撒馬爾罕的金桃》,專寫唐代的外來文明、舶來的珍禽異果;近代戲劇家弗萊克則寫過《通往撒馬爾罕的金色旅程》,福雷德里克·戴流士還為此譜寫了夢幻般的音樂。”
撒馬爾罕是古代絲綢之路上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坐落在波斯,印度和中國三大文明交匯的十字路口。古撒馬爾罕作為中亞最古老的城市,在亞歷山大攻占這里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繁華的索格狄亞那帝國的首都了,索格狄亞那就是中國史籍上的粟特。
粟特地圖
古絲綢之路
近年來,在中亞、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都有大量重要的考古發(fā)現(xiàn),這些發(fā)現(xiàn)與中國北方出土的來華粟特人墓葬和遺物交相輝映。這也說明自從古代開始,古時的中國與中亞就有交流。
你們有沒有覺得,身邊一些朋友,明明是正正宗宗的中國血統(tǒng),但眼睛鼻子等五官卻突出的像外國人?那說不定他們就是帶有百分之一的外國血統(tǒng)。《唐風(fēng)吹拂撒馬爾罕》中指出:最后的波斯皇室在唐朝。
書中是這樣寫的:
“在唐朝史料中,還有一些波斯將軍或者波斯貴族來到長安,受到唐高宗的優(yōu)待,但是這些人與薩珊波斯皇家是否有血緣關(guān)系,我們不得而知。學(xué)者們爭議,當(dāng)時有一位波斯人是從大夏(中亞和南亞次大陸西北部的古國)出發(fā)來長安的,此人654到660年之間抵達(dá)日本,他的血脈純正,來自薩珊波斯皇族。不過目前這個說法還只是一個假設(shè)。
許多波斯人定居在唐朝的長安、洛陽,因為唐太宗、高宗、武后、中宗、玄宗幾朝,‘天可汗’們對于波斯人的態(tài)度溫煦如春風(fēng)。但是安史之亂后,民間仇恨胡人的情緒日益高漲。特別是信奉道教的宰相李謐,上臺之后上奏朝廷驅(qū)趕聚居在長安的外來貴族。就連幾代居住在敦煌的安家和曹家,因為不幸身為安祿山的同鄉(xiāng),也只好把自己的籍貫改成南方,隱姓埋名地生活下去?!?br/>
所以,絲路還只是教科書中的歷史嗎?
其實,絲路離我們并不遠(yuǎn)。
早在上世紀(jì)30年代,陳寅恪先生就已驚世駭俗地指出,隋唐皇室本身帶有鮮卑血統(tǒng)。并且史料把入華粟特人叫做九姓胡:來自撒馬爾罕的粟特人姓康;來自布哈拉的就姓安,安祿山的“安”;來自史國的,如北周史君的“史”;還有來自何國的姓“何”,如隋代織造波斯錦的何稠;來自石國的姓“石”,如五胡十六國的石勒;還有曹國的姓曹,如北齊的畫家曹仲達(dá)。
當(dāng)然,書中還提到了很多關(guān)于當(dāng)時唐朝與中亞的聯(lián)系,比如說撒馬爾罕大使廳壁畫上的唐代端午節(jié)。其中,船上的巨幅女性人物,據(jù)分析是皇后武則天,她所乘的是端午節(jié)龍舟,龍舟浮在長安曲江池上,她正在向水里扔粽子。
撒馬爾罕大使廳北墻左側(cè),武則天乘龍舟
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但他們有同樣的“信仰”
《絲路譯從》的6位作者來自俄羅斯、法國、烏茲別克斯坦、美國、意大利等國。據(jù)譯者毛銘博士說,參與考古工作的有四、五支考古隊。法國、烏茲別克考古隊,主要場地在撒馬爾罕場地;烏茲別克和俄羅斯合作,在烏茲別克南部和阿富汗北部的阿莫河流域進(jìn)行佛教考古;意大利阿富汗考古隊在阿富汗境內(nèi);俄羅斯東宮考古隊跟塔吉克聯(lián)合考古隊在塔吉克片治肯特境內(nèi)。雖然這幾支考古隊沒有統(tǒng)一的領(lǐng)袖,但他們有很優(yōu)秀的幾位學(xué)術(shù)帶頭人。
其中有一段關(guān)于“中亞考古之父”的佳話,馬爾夏克博士和他的妻子臘絲波波娃博士都是考古學(xué)家,兩人五十年來一同挖掘片治肯特古城,兩人考古時間加起來超過100年。兩人幾乎將畢生的精力都投入于考古。
鮑里斯·艾里克·馬爾夏克,卓越的中亞文化歷史學(xué)家、粟特文明專家。1983年擔(dān)任塔吉克考古隊隊長,2006年7月28日殉職于塔吉克斯坦的片治肯特考古場地。為遵從他的遺愿,他被安葬在粟特古城5-8世紀(jì)的城墻之外。而新發(fā)布的《絲路譯從》中的一本《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就是馬爾夏克博士的成果。
“在馬爾夏克博士離開之后的十年來的夏季,瓦倫蒂娜依舊回到片治肯特場地繼續(xù)發(fā)掘,繪有郁金香壁畫的宮殿在此期間出土。守護(hù)著離愛人不愿的古城,瓦倫蒂娜才稍感慰藉?!痹诳脊艌龅厣系哪贻p人都喊馬爾夏克教授‘偉大的俄羅斯爸爸’,他們都跟隨過馬爾夏克教授?!笆陙?,馬爾夏克教授的郵箱也一直沒有關(guān)閉,他們都好像往天國寄信一樣,在冥冥中渴望他的回音,——是瓦倫蒂娜在用郵箱回復(fù)著大家的來信。”
馬爾夏克在瓦拉赫沙紅廳王子騎象獵豹壁畫前
出書之初,毛銘博士并沒有想到繁雜的編譯工作會落到她一個人身上,雖然她有著豐富的考古經(jīng)驗,但她并不是一個專業(yè)的主編,在做這個工作之前,她不是沒有思量的。但她認(rèn)為將這些考古成就編成書出版還是有意義的,毛銘博士表示:“中國對中亞學(xué)的了解實在太少了,中亞在玄奘之路上所做的語言學(xué)、考古學(xué)、文化人類學(xué)和藝術(shù)學(xué)的那種解讀,實際上最大的受惠的國家不是中亞五國本身,而是中國。”
發(fā)布會的最后,毛銘博士再次直白表示:“這是做給絲路愛好者的叢書,目的就是希望你們看了,然后能夠?qū)⒛銈兾ブ衼?!?br/>
以下截取書中片段:
粟特人的青銅時代
撒馬爾罕城始建于公元前650年左右,土著居民為粟特人,講東伊朗語,早就在現(xiàn)今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土地上生息。此后的兩千年里,粟特人便成為絲路上聰明的商旅—是藝術(shù)家、音樂家、舞蹈家,是織工巧匠、馬夫獅奴,或者解九番語的外交家。
希臘化時代:亞歷山大宮殿
公元前329年到前327年,馬其頓雄主亞歷山大東征至此,建起了希臘化城堡。柔柯珊娜本是大夏公主—亞歷山大敵人的女兒,在一場舞會后亞歷山大為她所迷,不顧眾人的反對,在撒馬爾罕宮殿里與她成婚。此刻我們最想挖到的不是公主柔柯珊娜價值連城的首飾,而是一具骸骨:前327年,撒馬爾罕一次狂歡盛宴之后,醉醺醺的亞歷山大拔長矛刺穿了他多年的好友克萊圖斯的身體。少年時曾經(jīng)將亞歷山大從獅子口中救出的愛友克萊圖斯,就這么一言不發(fā),默默地望了他一眼,無辜地倒下了。這些天我們在每一條溝壑里尋尋覓覓,碰到每一條脛骨就發(fā)出驚喜的呼喚,以為那就是了。那片散發(fā)著松香的泥土,還深深地滲透著克萊圖斯沉默的哀傷;而翌晨醒來,亞歷山大追悔的痛哭,似乎還回蕩在月色下曠莽的斷壁殘垣中。
喀克—帖佩游牧公主墓
2000年夏季,法國—烏茲別克斯坦聯(lián)合考古隊在克勞德·哈平和穆罕默德·依薩米迪夫的率領(lǐng)下,發(fā)掘了撒馬爾罕城以北20英里的喀克—帖佩遺址,出土了沉睡兩千年的薩爾馬提亞游牧公主墓。公主是孤零零地下葬的,時間在公園1世紀(jì)。之后,此墓從未被人驚擾過。打開時,她的嬌軀和美麗衣裳都已經(jīng)化為塵土,但她所佩戴的金飾依舊閃耀光輝,并且勾勒出她當(dāng)年服飾頸部和前襟的式樣。精心打造的金葉子發(fā)帶,彰顯著她皇家的尊貴和神職身份。
新書分享
(編輯:孫燕)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