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二椅,古色古香。一滴擊穿歲月的水,芊芊素指撥動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盤,伴隨著吳儂軟語嚦嚦鶯囀,藝術家鮮活的表情和動作,民間的傳奇故事娓娓道來。
國家一級演員、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從藝至今已經(jīng)30多年了。拜師學藝是中國傳統(tǒng)戲曲界約定俗成的習慣。自上海戲曲學校評彈班畢業(yè)之后,高博文就先后師從饒一塵、趙開生兩位老師學習本子《珍珠塔》。恰逢教師節(jié),他請來自己的老師趙開生先生一起合影留念。
“從小時候喜歡評彈,到拜師學藝,一轉眼現(xiàn)在自己收徒、管理評彈團了?!被叵霃那摆w老師的嚴謹和不茍言笑,一句話唱不好,就讓學生反復練習的經(jīng)歷,高博文深深感嘆,評彈說學彈唱演的表演方式,和臺上的一套規(guī)矩,必須言傳身教,代代流傳。生怕自己教徒弟不夠仔細,高博文還請趙老師重新“出山”進行指導。從詞句的處理,到眼神表情的表達,師生三代同堂交流學習?!昂罄^無人的話,這個事業(yè)是不會燦爛的!”看到高博文把“孩子們”教得很好,趙老師欣慰地說道。
一身長衫,撥動琵琶的弦;一身旗袍,唱動百轉千回。高博文說“要給徒弟們表演歷練的機會,尤其是在傳統(tǒng)文化生存發(fā)展到了關鍵點的時候,我們更要記住身上的責任和老師們的囑托?!?nbsp;
關鍵幀:
吳儂軟語走向故事彼岸,
代代傳承譜寫戲曲未來。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吳迪 文字:李蔚欣 實習編輯:張徐?。?/p>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