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與城市如何互利共生?博物館人應當如何發(fā)揚創(chuàng)新精神,為博物館未來發(fā)展提供更多解決方案?癸卯新春到來之際,我們推出“館長說”系列的新春特輯,對話國內知名文博機構掌門人,探討如何創(chuàng)建代表中國特色、引領行業(yè)發(fā)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館,為全球博物館發(fā)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我們正在努力打造一個大博物館計劃,把上海博物館打造成一個獨具魅力的人民城市的文化會客廳?!鄙虾2┪镳^館長褚曉波介紹,未來上博將通過實施“大博物館計劃”構建“3+X”新發(fā)展格局,即以人民廣場館、東館、北館為核心,待條件成熟時,在海內外設立若干分館,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和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博物館文化品牌。
創(chuàng)建于1952年的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館藏文物102萬余件,其中珍貴文物逾14萬件。作為面向全球的博物館,上博藏品曾到訪過全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70余座城市,在150余場展覽上展出。在這里,公眾可以看到“包羅中國古代藝術萬象”的藝術通史陳列,感受跨越8000余年的時空對話,也可以欣賞到常換常新的來自五大洲的文明禮贊。
2023年新年伊始,上海博物館首度聯(lián)手英國國家美術館,推出“對話世界”文物藝術大展系列第二個展覽——“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共展出52件油畫作品,涵蓋波提切利、拉斐爾、提香、戈塞特、卡拉瓦喬、倫勃朗、克勞德、康斯特布爾、塞尚、馬奈、莫奈以及梵高等50位歐洲藝術巨匠。這一跨國大展堪稱中國大陸有史以來舉辦的最高規(guī)格的西方美術史展覽,同時也是慶祝上海博物館建館70周年期間的重磅展覽。
“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是如何促成的,展覽的背后有什么樣的幕后花絮?除了審美價值外,這次大展還有什么樣的時代和文化啟示?上海博物館正在打造的“大博物館計劃”是什么?2022年第四季度“中博熱搜榜”位居百強榜首的上海博物館如何打造自身影響力?館長褚曉波在專訪中進行了深入解讀。
東方衛(wèi)視主持人雷小雪:2022年12月1日上博發(fā)售了4萬張早鳥票,上線40個小時就全部售罄。這好像是上博自2008年起免費開放參觀后的第一個收費展。
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確實也有很多原因,我們大部分的展覽都是用財政的資金,所以都是免費的。但是我們現(xiàn)在也發(fā)現(xiàn),博物館要引進一些非常高品質的展覽,光靠財政的資金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僅僅是依靠財政經(jīng)費,我們一年也許只能舉辦一個高品質的展覽。
我們這次雖然是收費的展覽,但也是公益性的收費,主要是彌補我們在整個展覽運作過程中一些重要的成本支出,比如借展費、保險費和運輸費等等。
雷小雪:52幅畫作60億人民幣的保險估值,對于一個展覽來說,這樣的價值意味著什么?
褚曉波:應該說是我們國內有史以來規(guī)格最高的一次,確實引進的成本非常高。我們?yōu)榱诉@次展覽也是動足腦筋。整批畫作分了7個批次空運到上海,所以運輸成本也很高。2022年12月22日,兩批共19幅作品運抵上海博物館。其中4幅畫作尺寸過大,需要拆門后運進博物館。這也是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舍建成26年來第三次拆門迎接大型展品。
雷小雪:這次展覽最受關注的展品之一就是梵高的作品《長草地與蝴蝶》。
褚曉波:這幅作品也是這次52幅油畫當中保險估值最高的,將近10億人民幣。當然我們前期跟英國國家美術館的館長也做了很多溝通,希望能爭取梵高《向日葵》的到來,但是這幅作品此前剛去過日本和澳大利亞巡展,現(xiàn)在需要保養(yǎng),最后館方就給我們推薦了另一幅梵高作品《長草地與蝴蝶》。
很難想象,這是他去世之前畫的。其實梵高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的一個自畫像,通過描繪來反映他另外的一個精神世界。這次我們觀眾就可以在上博近距離欣賞這批歐洲藝術名作。
為什么要舉辦“對話世界”文物藝術系列大展,就是要讓我們的中國觀眾可以了解全世界各個地方的文明,各個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這是我們上海博物館的使命。
雷小雪:上博正在積極舉辦“何以中國”“對話世界”“百物看中國”等系列文明大展,這三大系列重磅展分別承載著什么樣的功能?
褚曉波:“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主要是展示我們“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去年我們舉辦了“何以中國”的首展“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重點展示中原文明發(fā)展的歷程。我們現(xiàn)在正在準備策劃“何以中國”系列的第二個展覽,重點展示長江下游的早期文明?!昂我灾袊边@個系列就是要講好我們中國自己的故事。
“對話世界”文物藝術系列大展就要講好世界的故事,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倳浺步?jīng)常提到,通過文明交流互鑒來促進各國人民相親相知,共建美美與共的文明百花園,所以這個也是我們上海博物館要做的重點展覽。
與此同時,我們最近正在策劃“百物看中國”文物藝術促進大展,把上博文物送到其他國家的博物館進行全球巡回展覽,其實就是向全球講好中國故事。
我們對標的是世界最一流的博物館,盧浮宮、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等。中國古代藝術是我們上博最核心的特色和資源。但是光靠這個我覺得還不夠,我們需要不斷拓展新的領域。除了中國的文物,我們外國的文物,也要開始征集收藏,研究展示。
(正在建設中的上博東館)
雷小雪:未來上海博物館將通過實施“大博物館計劃”構建“3+X”新發(fā)展格局,“3+X”具體是指什么?
褚曉波:未來上海博物館會以人民廣場館、東館和北館三個館作為我們展示的主要窗口。這三個館都建成以后,預計總建筑面積會超過20萬平方米,應該說也是我們國內最大的博物館集群之一,我們把它叫做“博物館航母集群”。
未來人民廣場館的定位就是以特展和專題展為主,至少會有幾十個展廳,這樣的話我們每年至少可以辦幾十個特展。東館體量將是我們人民廣場館的三倍。所以東館的定位就是以中國古代藝術通史為主的常設展。未來兩個館全部改造好以后,就會形成一個優(yōu)勢互補。
北館我們給它的定位就是以考古為主,當然它的核心是長江口二號古船,那么還會有其他的跟考古相關的一些內容,我們都會植入到這個北館里面去。
雷小雪:我知道您其實親自主持了5艘水下沉船的打撈,有非常豐富的水下考古的經(jīng)驗。您認為,對于上海這樣一個通江達海的城市,有一個古船博物館會帶來些什么?
褚曉波:我參與發(fā)掘的古船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其他古船都是發(fā)掘完,把文物提取出來資料做好,就變成了博物館里的一件展品。
如果把它打造成一個古船博物館,那就完全不一樣。我們從考古發(fā)現(xiàn)到保護,到后面博物館的建設,都是同步進行的。這在全世界也是第一次。我們有非常多的科研機構可以幫助我們進行考古發(fā)掘與文物保護。最重要的就是讓這艘古船始終處于一個實驗室保護的狀態(tài)。
雷小雪:對于公眾來說其實是非常好的一個科普的宣傳。
褚曉波:所以長江口二號古船博物館,未來肯定是一個活態(tài)的博物館,就是我們博物館已經(jīng)造好了,但是我們的考古發(fā)掘工作還在進行當中,所以未來我們的觀眾進博物館參觀的時候,除了參觀我們的文物,還能看到整個考古發(fā)掘的過程。
雷小雪:“中博熱搜榜”2022年第四季度榜單,上博位居百強榜首。上博如何來打造這樣的熱度?
褚曉波:首先我們要提供高品質的內容供給,這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好的展覽,好的教育活動,就不會吸引觀眾過來。所以還是內容為王。
現(xiàn)在我們上海博物館開設了各種新媒體賬號。對于博物館來說,推廣社會教育的職能現(xiàn)在是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去年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公布了博物館的新定義,也是強調博物館一定要為公眾搭建一個知識共享的平臺。
我們還在精心打造“上博學院”。如果我們上博博物館展廳是第一課堂,那么“上博學院”就是第二課堂。未來我們會擴大“上博學院”的能級,把它打造成一個社會美育的大課堂。
雷小雪:所以未來的博物館不僅是我們考古文明的展示廳,也是我們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客廳。
褚曉波:上海博物館的館藏文物非常豐富,我們現(xiàn)在有超過100多萬件文物,但是未來真正能在上博這三個館展出的文物還是非常有限的,我們算了一下,估計也就2%的館藏文物可以向公眾展示,還有將近98%的文物靜靜地躺在我們的文物庫房里。
我們后來就想到,可以跟其他博物館進行合作,進行文物內容的輸出,所以我們未來要在海內外設立若干個上海博物館的分館。
到目前為止,我們國內還沒有任何一家博物館可以到海外開設分館,這個任務有難度也有挑戰(zhàn)。我們上海是世界看中國的窗口,所以我覺得我們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的建設,我們上海博物館有責任,也有這樣的使命。
彩蛋時間?兔年新春看啥展?
上海博物館新春展集
“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
2023.1.17—2023.5.7
上海博物館一樓第一臨展廳
“玉兔精靈——上海博物館兔年迎春展”
2023.1.18—2023.2.26
上海博物館(大廳及中國歷代繪畫館)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王琳琳、王玨 攝像:朱曉榮、李維瀟、徐瑋 實習生:陳博媛)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