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軌這個詞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都是不陌生的,當我們說到經(jīng)濟發(fā)展的時候經(jīng)常會用到這個詞,但當今天我們再來說這個詞的時候,它理應擁有更加豐富的含義。在11月16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中,主講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以及研究員鄭若麟先生共同就“接軌與不接軌”展開了主題演講。
除社會、經(jīng)濟等各個領域,在精神領域與國際接軌同樣需要拋棄我們的一些陳舊、保守、落后的思想,但鄭若麟先生一直認為,在精神領域我們不能草率地輕言“與國際接軌”,我們千萬不能隨意地削足適履。
原因有很多,一個是西方在精神領域給我們設下了太多的陷阱等著我們跳下去,恰恰是要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夠知道我們在精神領域不能跳進西方的這個陷阱,盲目地去引進他們的選舉體制,好像引進了選舉體制,我們一切都能得到解決這樣一個錯誤的接軌。
第二,西方把中國說成一個患有某種原罪的國家,這個原罪就是,中國不是一個(西方)民主選舉體制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認為中國要接的這條軌道就是改變中國的政治制度,把中國的政治制度改成西方的民主選舉制度,這才是一個真正重要的政治上的接軌。正如張維為教授所說,恰恰是這條道路,我們不能改變自己。
因為事實已經(jīng)證明,國際上有多少個國家證明,當他們接上這條軌道的時候,走上的幾乎都是失敗的道路,因為西方在這個領域說了一個彌天大謊。他們說,我們因為實行了(西方)民主選舉體制,所以我們變成了一個發(fā)達國家,所以我們在經(jīng)濟上取得了成功。事實上恰恰相反,他們是在18、19世紀,在工業(yè)化以后執(zhí)行了一條向全球殖民的道路,掠奪了世界的大量財富之后才發(fā)展起來,才稱為某種意義上的成功國家,才超過了世界很多其他發(fā)展中國家。
發(fā)動了對全球的殖民主義統(tǒng)治之后,西方世界實際上對全球除了白種人以外的其他種族都有隱藏在思想深處的一種極端蔑視。這種蔑視我們很難感覺得到,在過去幾個世紀中,曾經(jīng)這種蔑視是赤裸裸的,到了今天,西方對非西方民主的這種歧視雖然有所削弱和收斂,但遠沒有完全消失,而是深深地隱藏在某些西方人的腦海深處。如果我們在精神領域盲目地“與國際接軌”,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其中難以自拔。自己對自己以西方的標準進行自我精神殖民,進而成為自覺不自覺的“逆向種族主義者”,這是精神上“與國際接軌”的一種副作用,這也是我們要竭力避免的。
(素材來源:《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組 編輯:劉清揚)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