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智能手機的普及,各種在線和智能化的服務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在便利了年輕人的同時,卻也讓老年人遭遇了數(shù)字鴻溝,出行、消費、就醫(yī)過程中頻頻遇阻。社會進入5G時代,而老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也許還停留在2G年代,這條數(shù)字鴻溝,有辦法跨越嗎?
手機預約、健康碼、自助打印報告,現(xiàn)在去醫(yī)院看個病,對老年人來說,需要一次次闖關。
“一插插進去就好像沒什么方向了,不知道怎么弄法了”,老年市民們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像網(wǎng)上掛號這些事情一般我們老人都不太會的。”
一個多小時里,經(jīng)常有老人面對智能設備面露難色,看看新聞Knews記者也幫著操作了好幾次。有家屬表示,現(xiàn)在老人來常規(guī)看病配藥,不得不全家總動員?!拔覌屢驗?0多歲,她沒隨申碼醫(yī)院進都進不去,那怎么辦呢?只好我拿張卡自己來看病時把她的也帶過來,配點藥回去,像我們還好撐一撐、跳一跳,他們沒辦法跳了,80多歲,不識字的人多呀,別說智能手機了,連手機都用不來?!?/p>
60多歲的王先生也深有體會,每次在醫(yī)院門口打車時,往往是滿眼都是空車,卻就是不停。夫妻倆只能分頭行動增加概率,老王也不得不拄著拐杖在路邊揚招?!翱哲囀莿e人等著的預約的車子,現(xiàn)在只好慢慢等呀,怎么辦呢!”
半小時后,老王兩口子,才終于攔到了車。而一旁還有一對80多歲老夫妻,依然在努力地揚招著?!拔覀兊攘舜蟾虐胄r了吧,我打電話有時候打不到車,只好喊救護車啦,有病了真是沒辦法了。”
哪怕不出門,智能化的考驗,同樣撲面而來,76歲的王老伯被告知,因為提倡環(huán)保,本月起電費的紙質賬單將全部取消。如果需要保留賬單遞送的話,則要去電力公司網(wǎng)點辦理,然而整個市區(qū)僅有六個網(wǎng)點,而有這一需求的基本上是老年人?!吧虾,F(xiàn)在是深度老齡化社會,對居民區(qū)是不是不要一刀切,你這家人家要賬單的,你這家人家要電子賬單的,各取所需,多好。”
如今,生活中大量的場景都依靠線上操作,讓用不利索手機,甚至沒有手機的老年人犯了難,一些極端情況,更是刺疼了不少人的心。
有業(yè)內人士進行調研后發(fā)現(xiàn),一方面,部分老人對未知事物存在恐懼心理,需要有人幫他們克服。
上??萍贾戏罩行闹魅螀呛卤硎荆骸耙郧拔覀冊谧觥夏耆藢W習怎樣使用ATM機’的時候,很多老人就擔心卡會被吞掉,或密碼輸錯了會怎么樣,這些擔心就導致他不愿意去使用ATM機,一個銀行就把ATM機換成了不吞卡的ATM機,導致很多老人就愿意去嘗試了,增長了35%的老人去使用了ATM機?!?br/>
為此,上??萍贾戏罩行陌l(fā)動了一些90后一起,制作了一本小冊子,用大字加圖片的方式,教老人們一些常用的線上操作,這本冊子預計將刊印2萬份,在社區(qū)招募低齡老人,由他們先學,再教給高齡老人。
另一方面,還有一些高齡或無手機老人,根本無法進行線上操作,專家呼吁,社會發(fā)展再快,也依然需要幫他們留一條傳統(tǒng)的通道。“不要把所有的路都堵塞了,不讓老人去用,這是不應該的?!眳呛抡f。
令人欣慰的是,不少場所都已經(jīng)在積極做出調整:無錫火車站對沒微信、沒手機的人群,提供了人工服務通道,解決出示健康碼的問題;上海的不少醫(yī)院和文化場所,也增加了志愿者,并提供當面或電話預約等方式,幫助老人們跨越數(shù)字鴻溝?!吧鐣诎l(fā)展,但是老年人也要被考慮到,他們也是為社會做過貢獻的,現(xiàn)在不能把他們都忘記掉?!?br/>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周瀅 編輯:范燕菲)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