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國際知名餅干生產(chǎn)商,一個是江蘇省揚州市的自主創(chuàng)業(yè)甜品店,看起來沒有任何交集的兩個經(jīng)營者,只因名字中都有“aoli”兩個字的漢語讀音而對簿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
2015年,揚州市朱女士用自己的英文名“Olivia”給小店命名,在中文音譯“奧莉維婭”和“奧莉花”中,她選擇了更為簡潔的后者。2017年,朱女士申請注冊了“奧莉花”商標,隨后注冊項目類別陸續(xù)增補。
2023年4月,朱女士突然收到一封來自北京的律師函,函內指出,“奧莉花”商標對知名餅干品牌“奧利奧”構成侵權,要求注銷該商標,銷毀所有相關物料,并停止侵權。
在律師的幫助與建議下,朱女士帶著她的“奧莉花”,踏上了漫長的“維權”之路。自2023年收到答辯通知后,朱女士和律師一起,準備了大量的佐證材料以及證據(jù),一并提交給了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
就在上周,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判定,爭議商標即“奧莉花”與引證商標即“奧利奧”“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并存注冊并使用,易使相關公眾認為存在某種關聯(lián),進而對商品來源引起混淆和誤認,已構成使用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宣告爭議商標“奧莉花”無效及其項目類別無效。
得知裁定結果后,朱女士欲哭無淚,一年多時間來,除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律師費、各種雜費累計加起來已經(jīng)靠近10萬元。雖然裁定書上寫著如果不服判決,可以向北京知識產(chǎn)權法院提起訴訟,但朱女士表示“我們只是小本生意,再去北京起訴,除去時間成本不談,再繼續(xù)增加開銷,還不知道能不能贏,店里也需要我在這里打理,太累了,不想折騰了,認倒霉?!?/p>
該事件發(fā)生后,“奧莉花”甜品店的許多老業(yè)主也紛紛為朱女士鳴不平,覺得“奧利奧”“店大欺客”“惡意碰瓷”,朱女士“無辜躺槍”,該話題也一度在地方圈內引起熱議。最后朱女士表示,店鋪她依然會努力經(jīng)營下去。
編輯: | 詹宇婧 |
責編: | 傅群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