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周,有天文愛好者在北京拍到了罕見的絕美極光,這一話題瞬間沖上熱搜榜,同時也給不少人帶來了疑惑,極光從何而來?為何以往出現在南北兩極的自然現象,如今在城市可見?這一現象又是否會對人們日常生活產生影響呢? 這幾日,透視記者楊柳依帶著疑問走訪了專家學者尋找答案。
這是上周五晚,天文愛好者在北京懷柔拍攝到的極光。黑夜中,如同彩色的明亮絲帶在空中輕盈地飄蕩。與此同時,黑龍江、內蒙古等地上空,也出現了罕見的紅綠極光,交相舞動,甚是壯麗。那么,為什么會突然出現如此大規(guī)模的極光美景呢?
天文專家介紹,極光其實是地磁暴現象的副產品。所謂地磁暴,是一種典型的太陽爆發(fā)活動,太陽爆發(fā)時,日冕物質拋射,會攜帶著太陽強大的磁場能,一旦命中地球,就會引發(fā)地磁場方向和大小的變化,好比是地球“打了個噴嚏”。
“太陽風暴就是來自于太陽表面的劇烈的活動,太陽表面其實磁場是非常豐富的,那么它有的時候會往空中去拋出物質,速度是每秒鐘大概是幾百公里,這個帶電粒子它就進入到了地球的南北兩極,就是地球的磁場,它就會引導帶電粒子去往兩極,引導到地球兩極后,到大氣當中它會產生相互作用,就會有一個激發(fā),于是就產生了極光。”上海市天文學會副秘書長、上海天文館展教中心網絡科普部部長施韡解釋道。
不過,極光通常得靠近南極圈或是北極圈才能看到,為什么這次連北京這樣緯度偏低的城市,都看到極光了呢?專家介紹,一個,當然是因為這波太陽活動特別強,在這次“噴發(fā)”之前,其實已經“噴發(fā)”過三次。通過這張日冕監(jiān)測圖,大家可以感受一下這波太陽風暴的威力。
“耀斑特別明亮,想象一下等于太陽表面的一座火山噴發(fā) 一團物質就沖著我們而來,第四次它的規(guī)模大,能量比較強,然后速度會比較快,去追趕前面三波的噴發(fā),出現了疊加的情況,就相當于極光這一堵墻給往我們這邊推了一些,能夠看到更近一些?!鄙虾J刑煳膶W會副秘書長、上海天文館展教中心網絡科普部部長施韡說道。
與此同時,天氣條件也很幫忙,這才讓大家有機會能夠一睹這樣罕見的極光美景。
上海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鄔銳解釋稱:“像漠河這些地方,其實是每年都是可以看得到極光的。最近這一段時間,因為空氣非常干燥,而且雨雪天氣正好處在間歇期,所以天空的透明度比較高,像華北和東北有些地方都能看到這樣一種非常美麗的天象?!?/p>
不過,當美妙的極光在社交媒體上刷屏的同時,也有一些網友說,感覺自己在這段時間里失眠多夢,覺得是不是因為地磁暴的影響,甚至還有擔心會影響心血管、神經系統(tǒng)的。透視記者為此專門咨詢了專家。
上海市天文學會副秘書長、上海天文館展教中心網絡科普部部長施韡給出解釋:“太陽的帶電粒子首先會被引導到兩極,說白了就是它的能量被降低了,而不是說直接沖擊到我們身上,應該講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可以說是忽略不計?!?/p>
但是,地磁暴因為會對電離層帶來波動,確實會對空間站、短波通信等產生影響。2003年10月的地磁暴影響中,滿洲里觀測站出現擴散效應,回波十分微弱,之后我國最北觀測點短波信號中斷5小時。
還有2022年2月,由于遭遇地磁暴,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fā)射的49顆“星鏈”衛(wèi)星中有大約40顆于發(fā)射不就后損毀。
因此,氣象局對地磁暴發(fā)布預警,也能夠提醒航空飛行、衛(wèi)星導航等受干擾的領域做好風險防范。
而從全球范圍來看,今年確實是太陽風暴活動大年。今年三月,原本只出現在北極圈附近的極光,到達了俄羅斯緯度較低的南烏拉爾地區(qū)。四月時,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多地夜空都出現了絢爛極光。
上海市天文學會副秘書長、上海天文館展教中心網絡科普部部長施韡認為:“現在正好是進入了第二十五個太陽活躍的周期,預計24年到25年應該是達到一個峰值,所以發(fā)生這樣子的地磁暴,應該講也是情理之中,是可以預見到在今年開始到這個未來的一兩年當中,類似的情況可能還會有。”
據了解,2024年仍是太陽的活躍年。這就意味著至少在這個冬天里,我國北方還有可能看到極光,有興趣的天文愛好者或是普通游客,不妨帶上相機,找準時機,赴一場美妙的極光之約。
(記者:楊柳依 龔海韻 汪鑫 吳佳亮 編輯:由由醬)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