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來,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對印度連發(fā)多支利箭:從“經濟垂死國家”的刻薄嘲諷,到加征50%關稅,再到要對所有進口芯片征收100%關稅,還要求印度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莫迪沒想到今年二月還熊抱自己的特朗普,會如此背刺印度。
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后,莫迪是最早赴美與他會晤的外國領導人之一。2月會談時,特朗普對莫迪提出的條件是:第一,印度要在亞太地區(qū),主動為美國分擔安全義務,像日本那樣自掏腰包、出人出力遏制中國;第二,必須解決貿易逆差問題;第三,要求印度市場全部向美國開放;第四,向美國購買武器裝備和油氣能源。隨后的幾個月里,莫迪政府對這些條件有所配合,幻想以此換取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的網(wǎng)開一面。但最終,莫迪的"投名狀"并沒換來關稅豁免。五月的印巴空戰(zhàn)后,莫迪在特朗普心中的地位更是不升反降。美國對巴基斯坦進口商品征收19% 的關稅,都遠低于對印度的稅率。美印友誼的小船,為何說翻就翻?印度想做美國的棋手,結果為何成了棋子?印美關系會因為這場翻臉走向戰(zhàn)略脫軌嗎?
針對這些問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劉宗義、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韋宗友、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趙干城在做客東方衛(wèi)視《環(huán)球交叉點》節(jié)目時,與主持人袁鳴進行了探討。
劉宗義:特朗普對印度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特朗普以前說過,他希望這個世界是中、俄、美三大國坐在一起談判。其他國家,特別是印度,在美國人眼里只是一個二流大國。經過印巴空戰(zhàn),印度可能連二流大國的地位都不再擁有了,只是和巴基斯坦處于同等的地位。過去十多年,印度做的外交努力,就是為了把印巴之間的連字符去掉,de-hyphenation把連字符去掉。但是印巴這一仗,又把這個連字符打回來了,這是莫迪最不能接受的。
韋宗友:莫迪執(zhí)政這么多年來,他在外交方面總體是偏向美國一方。在南海問題上,在很多涉及到亞太的問題上,莫迪的立場基本和美國靠攏。從表面看,好像在東西兩邊平衡,但實際更偏向美國一方。所以這次在關稅問題上,被特朗普陰了一刀之后,印度可能回過神來,覺得如此緊密地站在美國一邊,或者認為依靠美國提升印度大國地位,可能是不切實際,美國靠不住。所以他又開始在外交戰(zhàn)略上有所回調。
趙干城:到今年年初,我們已經看到,印度方面主動發(fā)出了和解的信號,希望能夠重新打開大門,迎接中方企業(yè)來投資。對華外交確實是印度外交的“頭號挑戰(zhàn)”了,重要性是超過美國的。只是他對中國的看法,負面成分更多。這一波和解雖然走得不如人意,但我們還是要堅持這條道路走下去。
周日中午12:00,東方衛(wèi)視將播出深度國際時評節(jié)目《環(huán)球交叉點》,敬請觀看。
編輯: | 王麟 |
責編: | 左禾歡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