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看到西方一些媒體在對中國的報道中充斥著大量的偏見和歪曲,而這樣的報道其實也成為了國人的笑談,也讓這些西方媒體在國際間的信譽大受損失。在3月22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中,主講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研究員宋魯鄭先生共同就“西方媒體的信譽危機”展開了近距離觀察。
宋老師和大家分享了一個親身經(jīng)歷的、針對中國的“假新聞”事件。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西藏發(fā)生了“三一四事件”,象征和平和友愛的奧運火炬?zhèn)鬟f在巴黎受到了暴力沖擊,法國媒體就借這個事情對中國發(fā)起了鋪天蓋地的攻擊。當時在巴黎生活的很多華人組織了一場研討會,也邀請了一些法國朋友參加。結果在會上,一位經(jīng)常去中國的法國朋友站起來,揮舞著一份擅長報道國際事務的主流報紙《世界報》,激動憤怒地高喊“這全都是謊言”。這給宋老師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用說這份報紙是如何報道中國的,看這位法國人的反應就知道它有多不靠譜。
大家可能會感到奇怪,西方不是一直標榜新聞自由和客觀公正嗎?怎么和事實完全相反呢?根據(jù)宋老師的觀察,這其中有三個原因。第一就是國家利益,特別是特殊利益集團的利益。美國著名政治人物基辛格曾說過,“國際事務沒有道德的空間”,它不是講道理的。這次新冠疫情中國迅速取得了勝利,西方則應對失誤變成一場災難,這樣就把它逼到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因為這個制度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法國媒體無視本國政府的失誤,把全部精力放到攻擊中國身上,說中國不透明、隱瞞、抗疫措施是侵犯人權,從而達到轉移國內(nèi)矛盾、否定中國模式、維護它們體制的目的。
第二個因素就是價值觀。決定他們報道的不是事實,而是價值觀。中國留學生在法國留學時,如果寫論文的角度和立場不符合法國的主流價值觀,導師是絕對給你否定的。很多華人、留學生給法國媒體寫文章發(fā)表不同看法,結果都是石沉大海,對方根本不理。后來有個留學生非常興奮地告訴宋老師,免費小報《地鐵報》刊登了他的文章,但沒想到兩天后編輯給他打電話說,以后再也不會用他的文章了,因為不符合他們的價值觀。
第三個因素是時代因素。現(xiàn)在西方“硬實力”的優(yōu)勢所剩無幾,它面對國際競爭更多的是依靠“軟實力”,這就是為何針對我們中國的“假新聞”越來越多的原因。
但為何這種針對中國的“假新聞”越來越做不下去了?一是中國長期持續(xù)的成功。上世紀90年代,西方就炒作“中國崩潰論”。法國知名智庫國際戰(zhàn)略關系研究所每年會出一份報告分析世界大勢,關于中國的部分就連續(xù)幾年預測中國要崩潰,結果中國越發(fā)展越好,最后智庫負責人看不下去了,一個學術單位這樣怎么行?負責人找到學者說,你要么改變觀點,要么就辭職離開,結果這個人就辭職離開了,因為他再也編不下去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和智能手機時代的來臨,西方的“假新聞”老是被戳穿。英國BBC也好、德國NTV電視臺也好,他們造的“假新聞”馬上就被網(wǎng)民識破。NTV電視臺把尼泊爾發(fā)生的事件放到中國的報道上去,這在過去確實很難識破。
當西方日益依賴“假新聞”來遏制中國的時候,說明它的危機到了一個轉折點,靠硬碰硬的實力競爭已經(jīng)沒有辦法贏得勝利了,它只好依靠歪曲真相。但在信息時代,不僅騙不了一世,連騙一時都很難,這只會損害它們的公信力,加速西方的衰落。
(素材來源:《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組 編輯:劉清揚)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