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點半,換藥室的早晨從剪刀鉗子倒進鐵盤的嘩嘩聲、護士們戴上一次性手套的啪啪聲和門外等待的病人相互聊天的談話聲中開始。換藥護士李琦穿上白大褂,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白發(fā)蒼蒼的李琦今年已經(jīng)77歲高齡,但換藥的手勢卻比年輕護士還要麻利上幾分。態(tài)度和藹,經(jīng)驗豐富,再難處理的創(chuàng)面到她手里都能輕松搞定,這就是病人們排隊來等她換藥的緣由。
每天,李琦面對的是各種各樣面目猙獰的傷口,有潰瘍的、有燙傷的、還有各種壓瘡,有的久治不愈,有的反復(fù)發(fā)炎,但老太太卻沒有絲毫嫌棄,她總是親切地對待每一位病人,一邊拉家常安慰患者,一邊小心翼翼地拆紗布、上藥、包扎,鑷子、引流條、棉簽,各種工具在她指尖飛舞。
從1962年起,李琦就開始到護士崗位工作,退休后,閑不住的她又繼續(xù)來換藥室?guī)兔?,這一干就是20年。2006年,憑借獨特的傷口護理技巧,這位退休老護士又獲得了護士界的最高榮譽“南丁格爾獎”。
換藥也講技巧?換藥對治療作用很大嗎?常人往往很難理解這些問題。但在病人們的親身體驗和口口相傳中,這一行確實有點門道。“李老師研發(fā)的立奇膏對于愈合創(chuàng)傷真的有奇效!”“我在這里換了八個月,李老師給我換的,可以下床走路了!”“比較下來就是不一樣,李老師工作非常仔細、態(tài)度好,帶出了一支隊伍。”在李琦手把手的傳授下,如今在換藥室,她已經(jīng)有了第四代弟子。
將近下午一點,一上午弓著背、低著頭換藥的李琦才有空停下來喝口水、吃口飯,解開白大褂,腰上還綁著腰托?!拔?7歲啦,這個腰怎么能像年輕人嘛?!崩铉实匦Φ?。盡管換藥是個高強度工作,但比起閑適的退休生活,老太太卻仍堅持每周來兩個半天幫病人解憂,用她的話來說就是“人生在世,要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只有踏踏實實做,不斷提高業(yè)務(wù)水平和自身素質(zhì),才能提高護士的地位”。
關(guān)鍵幀:
細心,愈受創(chuàng)之軀。
耐心,合受驚之心。
愛心,傳工匠精神。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李會杰 編輯:祝聞豪)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