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8月30日披露,土方正在與俄羅斯洽談購買俄新一代戰(zhàn)機蘇-57事宜。三天前,埃爾多安還與俄總統(tǒng)普京共同出席莫斯科航展,專門參觀了蘇-57戰(zhàn)機,其傳遞的信息不言而喻。
從之前購買俄制S-400導彈防御系統(tǒng),再到現在洽談購買俄第五代戰(zhàn)機蘇-57,作為北約成員國和美國在中東地區(qū)的盟友,土耳其同俄羅斯的軍購合作日趨緊密,美國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新華社8月31日發(fā)表文章指出,這其實不難理解,因為土耳其扼守重要地緣位置,美在其境內還設有軍事基地,土耳其采購俄制導彈防御系統(tǒng),以及土俄關系走近,直接威脅到美國的中東戰(zhàn)略利益。更何況,軍售蛋糕還被老對手分走了一大塊,美國人自然無法接受。
劇情發(fā)展至此,其背后既有土耳其自身戰(zhàn)略考量,更離不開美國一味高壓產生的逆反效果。土耳其基于價格性能優(yōu)勢選擇S-400系統(tǒng),美國先是經濟制裁,后又將土排擠出F-35戰(zhàn)機項目,軟硬兼施用盡手段,同時還強制搭售價格更高的“愛國者”防空系統(tǒng),結果把盟友越推越遠。
對于這種美式的“強賣”,美國的另一個北約盟友意大利也頗有微詞。美國一直試圖通過施壓要求北約成員國增加軍費開支,其潛臺詞是擴大美制軍備物資的進口。意大利直接指責美國這種行為是強盜行徑,是在變相牟取暴利,并表示無奈之下可能會退出北約。
此外,美國高調插手歐洲“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威脅對參與項目建設的俄羅斯和歐洲公司實施制裁。這種以政治高壓干涉商業(yè)合作行為的背后,正是美國企圖排擠俄市場份額,以高價向歐洲兜售其液化天然氣的“強賣”邏輯。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認為,美國已無力在國際經濟領域展開誠實競爭,經常訴諸單方面制裁等手段搞惡性競爭,受害者也包括其親近的盟友。
除了“強賣”,美國在“強買”上也毫不掩飾自己的任性。最近,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揚言要購買格陵蘭島,結果遭到丹麥方面的嚴詞拒絕。 盡管雙方最終在重開島上領館問題上各退一步,但“強買”別國主權領土的夸張想法也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刷新了世人對美式霸權思維的認知。
交易基于自愿原則,自愿的心理基礎來自平等互利,這是現代經濟社會最基本的認知。美式“強賣強買”之所以四處碰壁,正是背離了這一認知。在一個力量更加多極且利益相互交織的世界里,一國推動其利益的實現也要充分考慮他國的安全關切和利益訴求,一味基于力量邏輯的施壓與“單贏思維”只會招人反感,哪怕彼此是關系密切的盟友。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