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內建起一座1.6萬多平方米的醫(yī)院——這樣的速度就發(fā)生在中國的南沙島礁上。經過如火如荼的建設,南沙島礁上的官兵們生活還有哪些改善呢?
南沙島礁主要以珊瑚礁沙為主,土壤鹽堿度高;同時高溫、大風給蔬菜種植帶來很大難度,南沙守礁官兵和工程建設者們不斷優(yōu)化和改良土壤,才開墾出礁盤上一片片生機盎然的生態(tài)農場。
目前,渚碧礁上小小的生態(tài)農場一個多月就能出一茬菜,旺季時每天可收獲200多斤,這在幾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永暑礁建現(xiàn)代化蔬菜大棚 守礁官兵從各自的家鄉(xiāng)帶種子
在永暑礁上,建有一座占地1.1畝的現(xiàn)代化蔬菜大棚,先進的無土栽培技術、雨水回收技術和滴灌、噴霧等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讓這里的蔬菜四季常綠。更重要的是,在高溫高濕的南海深處,它還具備防高溫、防暴雨、防腐蝕、防臺風等多項功能。大棚里的土壤和種子來自祖國各地,都是守礁官兵從各自的家鄉(xiāng)帶來的。
南沙守備部隊副部隊長 王明輝:
剛開始建菜地的時候,每人一袋土、一袋土,把老家的土帶過來。然后一小塊一小塊、一盆一盆,后來慢慢堆積成一塊菜地一塊菜地。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