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即真理”,可謂實用主義的簡單概括。如今,這一在美國發(fā)展出的哲學派別,正在被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繼承并發(fā)揚。不僅如此,特朗普還用行動賦予了實用主義新的內涵,那就是依場合和形勢說話,哪怕前后不一致。
昨天,特朗普和印度總理莫迪的見面就是一次印證。
表面上,一團和氣。
對于到訪的印度總理莫迪,特朗普不吝贊美之辭,稱贊他帶領印度經濟發(fā)展,成就非凡。特朗普還稱自己和莫迪都是“社交媒體達人”。對于美印關系,特朗普的表達是“前所未有的牢固,前所未有的好”。
印度方面也投桃報李。
在與特朗普會面之前,莫迪出席了美國商業(yè)領袖圓桌會議。出席會議的有包括蘋果、谷歌、微軟和亞馬遜在內的21家企業(yè)高管。莫迪表示,希望美國企業(yè)投資印度,“來印度制造”。
在和特朗普的會面中,莫迪對美國將克什米爾激進分子賽義德?沙拉胡丁列入恐怖分子名單,表示了感激。
此外,莫迪還邀請?zhí)乩势找患以L問印度,并表示希望有機會能款待特朗普和他的家人。
然而,就在這個月,特朗普剛剛對印度大聲“咆哮”。
6月1日,就在昨天接見莫迪的白宮玫瑰園,特朗普發(fā)表演講,宣布美國退出旨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xié)定》。
演講中,特朗普單獨拿出印度進行抨擊,稱印度可以在2020年將國內的煤炭產量翻上一番,而美國卻要在這一時期實現(xiàn)零生產。這種嚴重的不公平對待讓美國難以接受。
更有甚者,特朗普還無端指責印度加入《巴黎協(xié)定》就是為了不斷從發(fā)達國家拿到數(shù)十億美元的援助,作為發(fā)達國家的美國,拒絕為此埋單?!队《葧r報》稱,這是“對印度的咆哮”。
另外,特朗普上臺后,還要對H-1B簽證進行改革。在過去,許多印度的高科技人才,都憑借這一簽證來到美國、走進硅谷。今后,他們的前景變得難以預計。
印度方面,印度政府的藥品價格限制令,給一些進口醫(yī)藥產品設置價格上限,嚴重影響了相關美國企業(yè)的利潤。諸如此類的貿易壁壘,也制約了美國的光伏、信息科技等行業(yè)在印度的發(fā)展。眾多美國企業(yè)對投資印度難以樂觀。
最重要的是,特朗普和莫迪兩人思維雷同,發(fā)生碰撞幾乎不可避免。
類似特朗普的“美國第一”和制造業(yè)回流政策,莫迪也一直在推動“印度制造”。2014年他提出了“印度制造,世界喜愛”的口號,還選用了一只用工業(yè)齒輪裝飾的雄獅作為“印度制造”的標志。
2016年2月,孟買舉行“印度制造周”,2500多家國際企業(yè)參加,開幕式上,莫迪說,“印度制造”已經成為印度最大的品牌,“如果你想讓本世紀成為你的世紀,那就讓印度制造成為你的中心”。但很快,莫迪的“印度制造”運動,就被嗓門更大的特朗普搶了風頭。
此次莫迪訪美,表面上開啟了美印關系的新篇章,但相比臺面上的你好我好大家好,臺面下的矛盾和較量才是決定未來美印關系的重點。
交叉點評:
為了讓各國企業(yè)在美國投資建廠,特朗普軟硬兼施,半請求半威脅,福特、豐田等等跨國巨頭,紛紛頂不住壓力,放棄原計劃,迎合特朗普。
這時,很少人還記得莫迪提出的“印度制造”。
莫迪曾經雄心勃勃,計劃讓制造業(yè)占印度GDP的比例從17%提升到25%。但現(xiàn)在看來,外部的沖擊,加上自身問題難解,莫迪的計劃實現(xiàn)起來難度不小。
此次會面,盡管莫迪和特朗普都避免在這一問題上和對方產生正面碰撞,但兩國政策存在天然沖突,仍然是無可改變的事實。未來,美國和印度究竟誰能在制造業(yè)搶得更多的“蛋糕”,還要看兩位領導人誰的手腕更硬。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楊超 實習編輯:薛晨)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