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詩人汪薇寫問政山筍,“群夸北地黃芽菜,自愛家山白殼苗”。在徽州古城背后有一道天然形成的高山屏障——問政山,湘江支流圍繞形成了適宜竹子生長的獨特氣候。當春風吹拂過問政山,筍尖微微沖破土壤,就到了村民們挖春筍的季節(jié)。
據(jù)古書記載,此地在唐代開始就有村莊,因風景秀麗成為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勝地,自宋朝已有三千多年的賣筍歷史。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時,品之驚艷,要求將問政山筍作為貢筍進貢,每年40斤,至道光年間不斷。
以問政山為冠,紅籜白肉,墜地即碎。問政山筍的價格也因此遠高于其它產(chǎn)區(qū)的筍價。每到春天,全國慕名而來的食客絡(luò)繹不絕。當?shù)厝思壹覒魬糇郎系牡谝荒ù荷褪怯没鹜群颓械暮穸惹『玫墓S片燉湯。幾小時后開蓋,撲鼻而來的香氣和沁入舌尖的清甜,讓人不得不感謝春天給予的饋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里得到了詮釋。問政村有竹海6000余畝,滿山的竹園不僅保留了極佳生態(tài),更為村民提供了富足的生活。2016年問政山筍被授予國家地理標志,正如冒芽的春筍,一同欣欣向榮。
關(guān)鍵幀: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李商隱
編輯: | 楊光 |
通訊員: | 李蔚欣 |
責編: | 李鵬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