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休閑記憶里,總飄著一股 “煙火氣的熱鬧”。臺球在這里起步早,一九二幾年就有了俱樂部。潘曉婷從這里走出,丁俊暉把這里當大本營。連弄堂里爺叔們打的康樂球都是臺球的變異運動方式。球桌上的白球轉(zhuǎn)啊轉(zhuǎn),像時光指針,撥回那些為一桿清臺歡呼的夜晚 —— 那時的球房里,或許還飄著汽水的甜、瓜子的香。走路算步數(shù)、大腦不停轉(zhuǎn)的運動里,藏著慢悠悠的快樂。
九十年代保齡球更成了 “社交符號”,衡山路的歐登保齡球館曾 24 小時不打烊。大家在球道邊算軌道、聊生活,運動成了社交的借口,青春的回憶里,總少不了打完球后的那杯冰飲、那份小食。后來場館歇業(yè),有人特意從國外飛回來,就為再打一場球 —— 其實打的不是球,是那段混著笑聲和食物香氣的舊時光。
跟著舌尖去旅行,更多美味故事,盡在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每周日晚 22:30《尋味》。
編輯: | 李泳 |
責編: | 李泳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