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進入沖刺階段,比較引人關注的候選人包括河野太郎、岸田文雄、高市早苗等。
這其中,60歲的高市早苗,被稱為日本政壇“最右翼的政治家”。
她為何會被貼上這個標簽?積極主張并參拜靖國神社的她,到底在鬧騰什么?更具體地說,她反華究竟反在什么地方?
第一,在經濟發(fā)展方向上。
高市早苗主張日本要在經濟上盡快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在高市早苗看來,新冠疫情發(fā)生以后,日本應該看到在衛(wèi)生、醫(yī)療等用品方面依賴中國供應鏈帶來的脆弱性,應該建立獨立的“緊急時刻”,可以在國內產生必需品的生產體制。
考慮到今后還會出現各種疫情,日本應該強化自身的“創(chuàng)藥力”,并為此進行積極的投資。高市早苗這里所說的“必需品”指的是“生活、醫(yī)療、產業(yè)”的“必需品”。她的這種論調顯然是在呼應日本國內有關“脫中國”的論調。
第二,在經濟法制建設上。
高市早苗主張日本針對中國強化“經濟安全保障體制”,進一步修改和制定相關的法律。
高市早苗認為中國基于《公司法》、《國家情報法》、《國防動員法》、《國防法》等,從日本獲取了先進的技術、精端技術、重要物資,并且輸送給中國人民解放軍。
現存的日本《安全保障貿易管理法》、《礦業(yè)法》、《電波法》、《廣播法》、《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等相關法》、《航空法》、《貨物利用運送事業(yè)法》、《船舶法》等8個有關限制外資的以及《不正競爭防止法》,已經無法應對現實的中國,她建議日本制定《國家安全保障·投資法》和《經濟安全保障包括法》。
第三,對日本在華獨資以及合資企業(yè),高市早苗反對在其企業(yè)內部設立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
她認為日本并購的中國企業(yè)以及在日中國企業(yè)很有可能成為日本高端技術流失的據點。她主張日本應該像美國一樣,對中國共產黨員以及親屬的入境簽證給予限制。
第四,在臺海兩岸經濟交流方面,高市早苗有意進行挑撥。
她宣稱憂慮中國通過與臺灣地區(qū)企業(yè)的“迂回貿易”,對日本兵器開發(fā)技術進行所謂的“盜竊”,以此破壞兩岸經濟的正常交流。
第五,在武器裝備的設置上,高市早苗認為日本應該針對中國設置中距離導彈。
高市早苗認為中國已經出現了極超音速兵器,日本目前沒有能夠守衛(wèi)全土的迎擊裝置,所以日本應該配置美國的中距離導彈。
第六,在國防預算上,高市早苗主張針對中國軍事的發(fā)展,日本應該大幅提高國防預算。
高市早苗認為考慮到中國和朝鮮帶來的戰(zhàn)爭風險,日本應該大幅提高包括研究開發(fā)費、裝備費在內的國防預算。為了不讓技術革新落后于他國,日本應該在相應法制建設、裝備建設以及相關訓練上加大力度。
第七,在高端技術上,高市早苗主張與中國開展積極的競爭。
高市早苗認為,“量子工學”是一項有關國家安全保障的技術。中國以及歐美都把“量子技術”擺放在國家戰(zhàn)略重要技術的位置,因此,日本應該迅速制定相關戰(zhàn)略、增加研發(fā)投資、設置研發(fā)據點。與此同時,高市早苗還主張在機器人的研發(fā)以及世界推廣問題上與中國展開競爭。
第八,在人員往來上,高市早苗主張對中國科學研究人員入境進行嚴格審理。
高市早苗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過程中,多次點名指責中國一些高校和研究機關派往日本進行學術交流的科研人員盜竊日本的技術,要求日本政府以及教育和研究機構嚴格控制,對入境的中國科學研究人員進行多重審查,給中日科教文化交流設置更高的門檻。
第九,在網絡管理上,高市早苗主張針對中國建立“反黑客部隊”。
高市早苗認定中國有13萬人左右的“黑客部隊”,有大約250個黑客集團,因此日本亟需建立自身的“反黑客部隊”,同時還要在日本防衛(wèi)省、自衛(wèi)隊以及情報機關增加相應人員和費用,與中國進行博弈。
第十,在釣魚島問題上,高市早苗主張“這是日本實際控制的重要的領土”。
為了守衛(wèi)這片領土,應該給自衛(wèi)隊和海上保安廳確立更好的工作環(huán)境,應該修改《海上保安廳法》和《自衛(wèi)隊法》。
從《日本華僑報》總主筆蔣豐梳理的這些內容來看,高市早苗是日本政界罕見的從政治到經濟、從軍事到技術等等方面“全面反華的政治家”。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得知高市早苗參選自民黨總裁選舉后表示,“出任日本首相不應是以與中國斷交為目的的?!?/p>
即使是支持高市早苗參選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所屬的日本自民黨內最大的派閥——細田派,也對是否支持高市早苗劃分成“贊成”和“反對”的兩派。
顯然,日本政界對高市早苗也是擔心的。有分析認為,高市早苗如果當選,中日兩國之間就有可能爆發(fā)大規(guī)模的武裝沖突,中日關系的走向值得進一步關注。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