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中美高層又通話了。
據(jù)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當?shù)貢r間2023年1月1日,外交部長秦剛大使在美國與美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雙方并在通話中互致新年問候。
通話的背景除了“新年”這一時間節(jié)點,還有一個最新的人事變動:北京時間2022年12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決定任命秦剛為外交部部長,這是其在駐美大使任上五百天后,成為新一任外長的。
秦剛與布林肯通話 是“道別”更是“預告”
輿論還關注到,兩國外長通過社交媒體證實了通話的消息。
布林肯在社交媒體上發(fā)文稱,“今早,在中國新任外長秦剛即將離開華盛頓履新之際,我與他進行了通話。我們討論了美國和中國的關系以及保持開放溝通渠道的問題”。
之后,秦剛也在社交媒體上發(fā)文證實與布林肯通話“告別”。秦剛表示,“感謝在我的(駐美大使)任期內與他進行了多次坦率、深入和有建設性的會晤,期待為了更好的中美關系與他保持密切的工作關系”。
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看來,兩人的推文盡管簡短,但從中可以讀出重要信息。
蘇曉暉首先注意到“告別”這一關鍵詞。她指出,秦剛大使履新外長之際應邀與布林肯進行電話溝通,說明此前雙方的溝通比較清晰,在告別之際雙方都對此予以肯定,“尤其從秦剛推特當中可以看到,中美之間存在分歧,但是‘溝通’對于兩個大國來說至關重要。”
另一個關鍵詞就是“角色”。分析普遍認為,秦剛從駐美大使任上得以升任外長,從一個側面顯示了中國非常重視中美關系,仍視與美國的外交工作為戰(zhàn)略重點。在新中國的外交史上,駐美大使做到外交部長的前輩,還有李肇星和楊潔篪。并且,駐美經歷有助于秦剛與新任的中央外辦主任王毅配合,推進中國外交。
蘇曉暉認為,美方也十分關注秦剛從駐美大使升任外長這一角色的轉變,對于正計劃首次訪華的布林肯而言,未來將直接與其“對位”,因此對于未來兩人打交道也抱有新期待,這從秦剛大使剛升任外長后美國國務院即發(fā)文表示祝賀和期待上可見一斑,“盡管美國有自己的算計,但仍然非常重視對華政策?!?/p>
在布林肯訪華之前,美國輿論也開始討論如何構建更好的中美關系。《洛杉磯日報》近日發(fā)文指出,華盛頓的“唯一途徑”是繼續(xù)加強對華直接溝通,推動中美社會各領域、各層級的交流。文章援引美國前外交官布賴恩·克萊因的話說,現(xiàn)在判斷是否會出現(xiàn)突破還為時過早,但可以期待在新的一年,新的理性也會隨之而來。
新年開啟 中美博弈如何演變?
新一年開啟,中美關系牽動全球視線。
外界注意到,巴厘島中美元首會晤之后,中美高級官員進行了幾次接觸,預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將于近期訪華。而且,美中之間經貿領域近期也出現(xiàn)了關稅豁免延長、審計監(jiān)管合作取得積極成效等緩和跡象。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認為,中美關系能否迎來磨合的窗口期,仍取決于美國的對華政策。而他認為,目前美國對華政策基本思路沒有變化,其框架已基本確定,就是把中國作為主要競爭對手,并且其負責對華事務的團隊也沒有變化,未來中美關系仍處于常態(tài)化波動狀態(tài)。
在蘇曉暉看來,對于拜登政府仍然以遏制和打壓為主的對華政策,中方也是有著清醒的認知,“我們并沒有過分的幻想期待,或者說沒有不切實際的預期”。正如王毅國務委員最近與布林肯通話時強調指出,“美方不能一邊要對話,一邊搞遏制;一邊談合作,一邊捅刀子?!碧K曉暉同時指出,認清美方政策的“兩面性”,并不意味就要放棄與美方的接觸與溝通,“溝通的過程,既是我們維護國家利益的過程,也能夠使得我們在中美關系中變得更加主動?!?/p>
臺灣問題 中美之結待解
外界注意到,當?shù)貢r間12月26日,秦剛大使在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發(fā)表題為《中國的世界觀》的署名文章。此時距離秦剛升任中國外長還有4天時間,事后此文也被看作其離開之前致美方的公開信。
談及中美關系,秦剛再次強調,中美關系不應是你輸我贏、你興我衰的零和博弈,兩國共同利益不是減少了而是更多了。他呼吁:中國人民期待美國人民作出正確的選擇。
在公開信中,秦剛列舉了臺海、東海、南海,中印邊界,以及俄烏沖突,上述地緣政治熱點地帶,也是中美互動、博弈、交鋒最頻繁的區(qū)域。其中,又以臺海與南海為最。
在過去的2022年,中美關系經受了佩羅西竄訪臺灣地區(qū)的重大沖擊,美國打“臺灣牌”也在變本加厲。繼美國新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夾帶大量消極涉臺內容之外,美國防部近日又宣布,美國務院已批準向臺灣出售價值約1.8億美元的反坦克布雷系統(tǒng)。這是拜登就任美國總統(tǒng)以來的第8次對臺軍售,也是一個月之內的第二次。分析指出,這意味著美國“刺猬化”臺灣的計劃正在加速。因此,外界也擔憂,未來中美之間不排除發(fā)生新的危機,特別在臺灣問題上。
對此,蘇曉暉指出,美國自以為打“臺灣牌”是一張可以所謂有力遏制中國大陸和平崛起的“好牌”,然而在此過程中,美方同時也給自己挖了一個“陷阱”。
蘇曉暉注意到,當前美國政客一再叫囂,美國不能放棄臺灣,不然美方以“民主、價值觀”外交政策打造的同盟體系將面臨崩塌之虞。正是在此動向裹挾之下,拜登政府打“臺灣牌”欲罷不能、難以止步,只能在中美博弈中更加消耗自己。
“對于中美關系可能會出現(xiàn)的碰撞,可能會失控的風險,美國自己是擔心的?!币虼?,在蘇曉暉看來,若布林肯實現(xiàn)首次訪華,那么兩國之間最為敏感、復雜的臺灣問題,將是雙方直接溝通議題的重中之重,“我們會讓美方知道,如果在臺灣問題上繼續(xù)有動作的話,中方是不可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來讓美方得逞的?!?/p>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李瑤)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