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來拜年,春節(jié)前夕,成都博物館原創(chuàng)大展“錦城絲管:和合共鳴的音樂成都”盛大開幕,88件國家一級文物,共250余件/套珍藏文物薈萃蓉城,吸引游客假期走進博物館,了解傳承千年的中華禮樂文化。
來自河北博物院的“大晟”銅編鐘,紋飾精美,是崇寧年間,宋徽宗命工匠仿照春秋時期編鐘樣式鑄造的十二套編鐘,并規(guī)定黃鐘宮為每套編鐘的基準音高,在當時實現(xiàn)了“音同高”,能夠保證一首樂曲在不同地方,原調(diào)進行演奏。據(jù)成都博物館執(zhí)行策展人王苒瀅介紹,該國寶器身上雕刻有“大晟”二字,后因與金人統(tǒng)治者完顏晟重名,于是為免犯諱將晟字刮掉 刻成了“大和”字樣。
在錦城絲管特展上,觀眾還能聆聽到來自賈湖骨笛聲,來自8000年前的賈湖骨笛吹響了華夏先民感通天地的序曲。該特展以時間為線索,分為“神禮之樂——先秦時期的蜀地音樂”“和樂天下——兩漢至南北朝時期的音樂流變”“音樂之都——唐五代時期成都音樂的盛景”和“萬家競聲——宋元以降劇曲俗樂的爭盛”四個篇章,吸引觀眾欣賞百樂齊鳴,洋洋盈耳的中國音樂傳承故事 。
為了讓觀眾更好領略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此次展覽還借助數(shù)字光影技術,還原云岡石窟中,以大量演奏樂器的造像而出名的第十二窟。春節(jié)期間,館方精心策劃126場配套音樂展演和快閃活動,在館內(nèi)營造一個古今交織、如夢如幻的“喧然名都會”,共賀新春到來。據(jù)了解,該特展免費面向公眾開放,將持續(xù)展出至5月5日。
編輯: | 彭曄 |
責編: | 張艷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