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江的悠悠歲月里,倉城曾是漕運樞紐,而松江大米則是這里最珍貴的饋贈。這座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古城,用石橋、米行與農具,編織出一段與米共生的傳奇。
漫步倉城,寬而淺的石橋訴說著往昔的繁忙。作為明清時期松江府的漕運中心,這些石橋專為挑夫設計,方便糧擔運往碼頭。如今,跨塘橋、秀野橋等古橋仍靜臥河上,橋堍的老米行遺跡,見證著“三灘米業(yè)”的輝煌——倉橋灘、跨塘橋灘、秀野橋灘邊,曾云集松江三分之二的米行,每日吞吐著江南的豐饒。
走進現(xiàn)存的米行舊址,農耕文明的密碼徐徐展開。犁耙翻松沃土,播種機播撒希望,升斗稱量歲月,風車分離谷殼與米粒。最有趣的當屬腳踏舂米機,盡管現(xiàn)代人已難撼動它的“沉重”,卻能從中觸摸到古人將稻谷蛻變?yōu)榫К撁琢5男羷凇?/p>
松江大米的獨特魅力,藏在軟糯與嚼勁交織的口感里。蒸煮時,米香滿屋;入口時,舌尖先觸到綿柔,細嚼后清甜回甘,黏性在齒間纏繞,仿佛將江南的水土精華都濃縮其中。簡簡單單一碗白飯,便足以慰藉味蕾,滋養(yǎng)歲月。
跟著美味去旅行,更多美食美景,盡在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每周日晚 22:30《尋味》。
編輯: | 康萬郡 |
責編: | 康萬郡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