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周末,甘肅省白銀市的一場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牽動人心。由于遭遇極端天氣,這場比賽的172名參賽選手中有21人不幸遇難,其中不乏一些國內優(yōu)秀運動員。
悲劇的發(fā)生,令人惋惜和震驚。目前搜救雖已宣布結束,但此事無疑難以畫上句號。就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公眾仍有一些疑問待解。
首先,當天突發(fā)的極端天氣是否有可能被及時預報?有參賽人員表示,比賽前一天天氣陰沉,當?shù)厝苏f這里天氣多變,風一過就是晴天,所以便沒有在意。而當?shù)貧庀缶址矫鎰t表示,在為賽事提供的信息專報中有過“大風藍色預警”。
其次,賽道保障和補給站設置是否完備?此次事件中,不少選手因在瞬間遭遇了較強的大風、冰雹和降雨,身體的熱量迅速流失,導致出現(xiàn)四肢冰涼、肌肉不受意識控制等失溫癥狀,部分人甚至因此失去意識和生命。有業(yè)內人士表示,比賽中,主辦方沒有要求參賽者將沖鋒衣等保暖裝備加入強制裝備,部分選手也缺乏風險意識沒有攜帶,導致后來遭遇極端天氣時措手不及。此外,在多數(shù)人遇險的賽段,主辦方并沒有設置補給站,導致選手無法在短時間內獲得援助。
另外,舉辦方叫停比賽是否及時也是問題關鍵。一些參賽者表示,他們在失去意識或受傷前,并未接到舉辦方叫停比賽的通知。而據(jù)白銀市政府通報,22日12時參賽人員在微信群里發(fā)布求救信息,主辦方經過現(xiàn)場研判后,14時叫停了比賽。
那么對于可能發(fā)生的風險,主辦方有無應急預案?救援能力夠不夠?業(yè)內人士表示,惡劣天氣對于救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從此次救援情況看,救援保障無法在第一時間抵達,也是造成嚴重后果的重要原因。
體育評論員王勇表示,甘肅白銀的這場悲劇也給我們敲響了重重的一記警鐘。雖然極端天氣是這次悲劇的直接原因,但是不能僅僅歸咎于此。賽事管理方面,要對規(guī)則有足夠的敬畏之心,不要存在僥幸心理,認為發(fā)生概率很小的事件就不做準備。在競賽管理中,特別是安全和后勤保障上,寧可做到“備而不用”,不能“用而無備”。
王勇告訴記者,自2015年以來,我國馬拉松和越野賽市場就開始呈現(xiàn)火爆態(tài)勢,賽事數(shù)量迅速增加。以疫情之前的2019年為例,全年就舉辦了481場類似的活動,平均一天舉辦不止一場,大量的比賽也對主辦方和選手提出了更高要求,雙方的風險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都有待于加強。
從選手角度來說,為了追求速度和成績而過分追求輕量化裝備,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選手們應當認識到,如果安全都不存在,那么成績也就沒有任何意義。而從主辦方角度來說,應當把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看不見的地方”,為選手們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有保障的比賽環(huán)境。只有安全了,賽事才能越辦越好。
(看看新聞Knews編輯:金梅 董亞歡 阮麗)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