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zhàn)后,清王朝組建了一支經過改良的軍隊,史稱“新軍”。
時事激變,意在鞏固清王朝統(tǒng)治的“新軍”中,集聚起大批進步青年和革命黨人。1911年10月10日,他們發(fā)動了推翻清王朝的起義,就是著名的“武昌首義”。
但新軍中的進步力量畢竟薄弱。在守衛(wèi)漢陽的戰(zhàn)斗中,一個年輕的炮兵手奮力地將炮彈打出去,炮彈落處清軍血肉橫飛,但終因沒有后續(xù)部隊,傷亡慘重,漢陽失守。這個炮兵手在這場戰(zhàn)役中一只耳朵被震聾了。
這是1911年11月25日漢陽保衛(wèi)戰(zhàn)中發(fā)生的一幕。
后來就是這個一只耳朵失聰?shù)呐诒?,在一個黑暗的年代里,用文字和文字后面的智慧引領了渴求進步和光明的青年,他叫蕭樹烈。而他更為人熟知的是他的筆名——蕭楚女。
蕭楚女本名蕭樹烈,“楚女”是他在辛亥革命后改的名字,因為屈原有詩——“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蕭楚女以文章立身。讀他的文章都覺得他才華橫溢,但了解他的人則感佩他自學的能力。他受正規(guī)學校的教育只有武昌新民實業(yè)學校那八個月,卻自學了文史地理、哲學、數(shù)學等眾多科目,完成了當時中學的全部理科課程。工作之余,他還到武昌中華大學旁聽,結識了中華大學文學系學生惲代英。
在艱難困頓的社會環(huán)境中堅持苦讀,使蕭楚女的閱讀與求知總是聯(lián)系著社會現(xiàn)實與勞苦大眾的生存。他從長江流域到漢水流域,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的貧民窟,人間地獄的慘狀親見、親聞,而且感同身受。這些都促成他最終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出色的宣傳家和活動家。
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爆發(fā),浪潮很快波及湖北。6月1日,武漢學生開始罷課,此時的蕭楚女已是日本人創(chuàng)辦的《湖廣新報》正式編輯,他聲援學生的愛國斗爭,也由此開始研究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帶來的新知,其中就包括馬克思主義。盡管蕭楚女并不是五四時期最早接受馬克思主義的人,他的轉變卻是一步一個腳印,扎實而牢靠的。
1920年,受湖北省立第二師范學校校長的邀請,蕭楚女來到古城襄陽,這個茶館跑堂出身的自學者,站上了學校講壇。他教授國文、物理、哲學等課程。一年下來,蕭楚女起早貪黑、辛勤澆灌;學生們勤奮刻苦、獨立自治,學校擁有了“允許思想自由,以謀知識進化”的風尚。蕭楚女傳播的先進思想不但影響了學生,也改變了一些老學究的態(tài)度。
1922年,蕭楚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找到了解放勞苦大眾的目標,找到了改造中國社會的方向,他立起來了。
在那一個年代,傳播新知,弘揚真理,多是靠口耳相授,口口相傳。蕭楚女講學的地方多為高等學府,當時湖北、安徽、四川,廣州和上海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但是,接受新思想、投入新思潮的學生卻常常被反動當局看作問題青年,等待他們的命運常常是被開除學籍。為解決進步青年的失學,蕭楚女與幾位進步教師,籌募了2500元,在重慶半邊橋街的一間破房子里,建立了私立重慶公學。1922年11月,學校秘密開學。校舍雖簡陋,卻是培養(yǎng)自立謀生、愛國愛民的新人,充溢著對中國教育未來真正的夢想。
學校甚至沒有設立校長職務,而是由學生民主管理,財務公開由審計委員會管理。然而這承載著高遠理想的教育實驗,兩個月不到就被勒令關閉。
蕭楚女沒有停頓。在惲代英的推薦下,他擔任了重慶《新蜀報》主筆,開始了報人生涯。
1923年《中國青年》在上海創(chuàng)刊,他馬上為該刊著文。第二年五月他來到上海,擔任這份刊物的主筆。 他以平均每個月十篇文章的速度,一直寫到1927年4月19日,他犧牲前的三天。他的文章沒有離開過改善青年的生存狀態(tài),服務于他們人生健康成長這個主題。
1926年1月的廣州,天氣還未轉暖,蕭楚女在惲代英的推介下,來到廣州東山區(qū)廟前西街,毛澤東和楊開慧的家里安頓了下來, 同住的還有沈雁冰(茅盾)。那時,正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按照中共中央的決定,許多共產黨人以個人名義加入了國民黨。毛澤東時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
毛澤東欣賞蕭楚女的宣傳家的個性,還特地任命他為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的教員。蕭楚女的影響力和出眾的演說引得各界的注意。在黃埔軍校,他被聘為政治教官和宣傳委員會政治顧問,協(xié)助周恩來在黃埔軍校的工作。
但聲音洪亮,激情奔放的蕭楚女仍然重病纏身。每天的上課、演講、寫作,嚴重透支了他的身體,人也急劇消瘦。北伐起兵,蕭楚女因病不能從軍北上,他留在廣州繼續(xù)不知疲倦地授課、寫作。毛澤東下令把他送進東山醫(yī)院治療。
短暫的治療后,他出院繼續(xù)講課撰寫文章,以平均兩天一篇的速度在《黃埔日刊》發(fā)表文章,把自己要說的話講給他最關心的青年聽。他似乎在做生命最后的沖刺。
1927年3月22日,肺病反復發(fā)作的蕭楚女又住進了東山醫(yī)院,誰也沒有想到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站,但是奪取他生命的并不是病魔。1927年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四月中旬廣州反革命政變爆發(fā),蕭楚女從醫(yī)院的病床上被捕。
4月22日,在國民黨廣州公安局進行短暫的關押和審訊以后,他被迅速轉押往南石頭監(jiān)獄執(zhí)行槍決,犧牲時,年36歲。
在農民運動講習所聽過他課的學生回憶,當他的肺病發(fā)作時,他咳嗽吐血,學生們紛紛地請他休息,他卻說了這樣的話:“做人是利他的。做人要像火,給人以光明,以溫暖。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但至少應該像一支蠟燭,在黑暗中照耀別人。一支蠟燭,如果沒有風吹,可以多亮些時間,如果遇到風吹,就要縮短照亮的時間了。但是在熄滅之前,應該努力發(fā)光。這就是我的人生觀?!?/p>
(素材來源:《理想照耀中國》(第二季) 視頻編輯:王玨)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