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9月7日早上,韓國政府堅持將剩余4輛“薩德”導彈發(fā)射車運抵星州基地,完成了整套反導系統(tǒng)的臨時部署,這被視作是韓國對朝鮮頻繁射導及核試驗的回擊,無疑也令半島局勢日益緊張。
要讓朝鮮棄核,無非是三種手段:一是通過談判,各取所需,友好解決,但這可能性如水中撈月;二是通過制裁,先讓朝鮮屈服,然后拿錢棄核。這個也頗有難度。三是通過戰(zhàn)爭。可這事兒,不要說中國、韓國不同意,日本也不一定支持,朝鮮的導彈不一定打到洛杉磯,但打到東京還是沒啥問題的。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朝鮮國內開明派掌權,走改革開放之路。這可能是最好的方式,但目前看不到任何跡象。
在此情況下,中俄希望外交解決,美日英法則主張加大制裁力度,比如說斷油。但石油就像中朝間的臍帶,一旦斷了,估計中朝友誼也真的就到頭了。
局勢復雜,此刻,更需要了解朝鮮的心態(tài)。朋友圈里一張圖片,顯示朝鮮人民載歌載舞慶祝氫彈發(fā)射的情景,一個2000多萬人口的國家,在如此貧窮狀態(tài)下搞出氫彈,從精英到民眾對核武器的支持,恐怕才是無核化最大的障礙。對此,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金磚會議結束后的記者會上道出了一句看法,"對朝鮮制裁沒用,朝鮮寧愿吃草,也不會放棄核計劃",也就是說朝鮮只有感到自身安全,才會放棄核武器。朝鮮是不會在制裁施壓下放棄研制核武器的。
(編輯:黃艷琳 余寒靜)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