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首飛機組由機長蔡俊、副駕駛吳鑫、觀察員錢進、試飛工程師馬菲和張大偉組成,機組各成員的基本情況如下:
機長蔡俊出生于1976年8月,于1997年開始飛行,現(xiàn)總飛行時間為10300 h,無嚴重差錯和事故癥候,于2013年畢業(yè)于美國國家試飛員學校。曾飛過A340-600、A340-300、A320等20多種機型,現(xiàn)主飛機型為A320和ARJ21。在ARJ21飛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檢飛、航線演示飛行、RVSM研發(fā)試飛等任務。在C919大型客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工模和鐵鳥控制律評估、駕駛艙評估、正常及非正常程序編寫等任務,完成兩次首飛演練、兩次滑行預試驗、低速滑行和中速滑行等試驗任務。完成C919大型客機系統(tǒng)理論培訓、電傳側桿培訓、機組資源管理等13項培訓科目,所有培訓均合格。
副駕駛吳鑫出生于1975年5月,于1997年開始飛行,現(xiàn)總飛行時間為11500 h,無嚴重差錯和事故癥候,于2013年畢業(yè)于美國國家試飛員學校。曾飛過A320、A330、A340、BE90、PA28、PA34等20多種機型,現(xiàn)主飛機型為A320和ARJ21。在ARJ21飛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檢飛、生產(chǎn)交付試飛、RVSM研發(fā)試飛等任務。在C919大型客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工模和鐵鳥控制律評估、駕駛艙評估等任務,完成兩次首飛演練、兩次滑行預試驗、低速滑行和中速滑行等試驗任務。完成C919大型客機系統(tǒng)理論培訓、電傳側桿培訓、機組資源管理等13項培訓科目,所有培訓均合格。
觀察員錢進出生于1960年8月,于1979年開始飛行,現(xiàn)總飛行時間為22000 h,無嚴重差錯和事故癥候,于2014年畢業(yè)于美國國家試飛員學校。曾飛過ARJ21、B747-4、IL-62、B767、B777、A340等20多種機型,現(xiàn)主飛機型為B777。在ARJ21飛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105、106架機第一次飛行、生產(chǎn)交付試飛、RVSM試飛等任務。在C919大型客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工模和鐵鳥控制律評估、首飛構型偏離評估、飛行手冊評估、駕駛艙評估等任務,完成兩次首飛演練、兩次滑行預試驗、低速滑行和中速滑行等試驗任務。完成C919大型客機系統(tǒng)理論培訓、電傳側桿培訓、機組資源管理等13項培訓科目,所有培訓均合格。
試飛工程師馬菲出生于1985年1月,于2011年畢業(yè)于南非試飛員學院,并獲得了固定翼試飛工程師資質,現(xiàn)總登機飛行時間為292 h。在ARJ21飛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北美自然結冰試飛、銀川航電專項試飛、長沙高溫高濕試飛、海拉爾高寒試飛等任務。在C919大型客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控制律評估、飛行手冊評估、駕駛艙評估、首飛任務編排、伴飛飛行方案編制、首飛專項培訓等任務,完成兩次首飛演練、兩次滑行預試驗、低速滑行和中速滑行等試驗任務。完成C919大型客機系統(tǒng)理論培訓、電傳側桿培訓、機組資源管理等13項培訓科目,所有培訓均合格。
試飛工程師張大偉出生于1984年3月23日,于2011年畢業(yè)于南非試飛員學院,并獲得了固定翼試飛工程師資質,現(xiàn)總登機飛行時間為472 h。在ARJ21飛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北美自然結冰試飛、高原試飛、失速試飛、功能和可靠性試飛以及設計優(yōu)化試飛等試飛任務。在C919大型客機型號研制過程中,參與了首飛大綱編制、首飛風險評估單以及試飛任務總體規(guī)劃等任務,完成兩次首飛演練、兩次滑行預試驗、低速滑行和中速滑行等試驗任務。完成C919大型客機系統(tǒng)理論培訓、電傳側桿培訓、機組資源管理等13項培訓科目,所有培訓均合格。
(編輯:陳佳雯)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