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穴位入針,有效治療哮喘。背部穴位入針,有效治療哮喘,這一經典名方在分子細胞層面究竟有何機理?
北京時間2月8日下午,國際著名期刊《科學(Science)·轉化醫(yī)學》最新一期封面文章揭開謎底——前后歷經約10年,上海中醫(yī)藥大學楊永清教授帶領科研團隊,在抗哮喘靶標和針灸效應物質的基礎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楊永清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在抗哮喘靶標發(fā)現和針灸效應物質基礎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研究成果“Transgelin-2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asthmatic pulmonary resistance”(哮喘治療新靶標肌動蛋白結合蛋白2發(fā)現和生物學功能研究)在2018年2月7日出版的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作為封面文章正式發(fā)表。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常見呼吸道疾病,目前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方法主要是皮質激素、β2受體激動劑類藥物,這些藥物除了本身多種副作用之外,還很容易出現耐藥、無法緩解癥狀等問題,因此發(fā)現哮喘治療新靶標,研發(fā)哮喘治療新藥物是目前哮喘臨床面臨的嚴重挑戰(zhàn)。
楊永清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從臨床有效的針刺抗哮喘治療方法出發(fā),發(fā)現針刺大椎、風門、肺俞等穴位后可顯著改善哮喘患者呼吸功能并提高金屬硫蛋白-2 (MT-2)蛋白含量。通過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后證明該蛋白在哮喘發(fā)病中起關鍵作用。利用相關研究方法還發(fā)現MT-2在氣管平滑肌細胞上的作用受體是肌動蛋白結合蛋白-2(Transgelin-2),并利用放射受體分析、激光共聚焦、RNA干擾、表面等離子共振、基因敲除動物模型等技術和方法進行了確認和驗證。Transgelin-2蛋白也成為我國科研工作者發(fā)現并驗證的第一個支氣管哮喘新靶標。
楊永清教授團隊進一步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合作,利用分子對接、虛擬篩選等技術,從6000個化合物中篩選了可以特異性結合針刺抗哮喘靶標Transgelin-2的小分子,并通過細胞生物學和符合臨床特征的哮喘模型等方面,驗證并確認了“類針刺”舒張氣管平滑肌作用的先導化合物TSG12是具有良好臨床應用前景的潛在抗哮喘新藥物。研究還證明Transgelin-2受體活化后通過“鈣敏化”途徑舒張氣管平滑肌的效應機制。
該期刊專家評論認為這是一篇令人振奮、引發(fā)深思的創(chuàng)新力作,主審編輯還專門為本文做了題為Tickling transgelin-2 for asthma relief的評論,認為靶向Transgelin-2受體的治療為解決哮喘當前困境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蔣華良所長早在2003年就和楊永清研究團隊成立“針灸中藥效應聯(lián)合實驗室”,并認為,從具有顯著臨床治療效應的針灸方法出發(fā)研究疾病治療新靶標,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靶標發(fā)現的臨床失敗風險,解決目前靶標發(fā)現與功能驗證中缺乏臨床介入的問題。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百人計劃”教授、藥物發(fā)現與設計中心主任、該文共同作者朱維良教授認為,此項研究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第一個自主知識產權的靶標和新藥發(fā)現。
楊永清研究團隊針對針灸調控疾病這一復雜系統(tǒng),以“組學”技術進行研究,是應用當代生物技術闡釋中國傳統(tǒng)針灸學機制的有力嘗試,對保持我國在針灸研究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率先在針灸研究領域擁有原創(chuàng)性的自主知識產權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同時為解決當代生命科學重大疑難問題尋求新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藥物的發(fā)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