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俄羅斯海軍11442M型核動力巡洋艦“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經12年維修升級后啟動海試。該艦為蘇聯(lián)1144型“基洛夫”級第三艘,1988年服役,滿載排水量2.8萬噸,約為美國同期“提康德羅加”級3倍,曾搭載近400枚導彈,是對抗美航母艦隊的“武庫艦”。
蘇聯(lián)解體后,該艦因動力故障,服役不足10年便封存,2008年俄羅斯決定對其大修改裝。此次改裝耗時久、耗資高:拆舊修艦體耗時10余年,2020年才下水舾裝,總耗資2000億盧布(約20多億美元),是俄22350護衛(wèi)艦造價的4-5倍。
改裝后,該艦拆除舊導彈,換為3S14垂直發(fā)射系統(tǒng),可裝80枚“口徑”“寶石”“鋯石”等現(xiàn)代化導彈,防空系統(tǒng)也升級為S300F、9M96等,但未采用四面相控陣綜合防空體系,無隱身能力,上層結構仍存蘇聯(lián)“堆砌風格”。
雖俄軍稱其可全球遠洋執(zhí)行任務,且“鋯石”導彈威懾力強,但該艦存在明顯短板:缺乏現(xiàn)代化防空指揮系統(tǒng)與隱身能力,易被發(fā)現(xiàn)打擊;無航母護航難獲制空權,遠洋更多是象征意義。此外,核動力對巡洋艦并非必要,其高造價與維護成本,讓俄計劃使其再服役30年的目標面臨不小壓力。
編輯: | 李蘇寧 |
責編: | 趙歆 |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