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新聞透視》收到了一則市民投訴,反映在滬南公路沿線的多個公交車站存在配套設施不完善、到站顯示缺失等情況,而該沿線公交乘客還以老年人居多。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提出建議的這位市民特意花了一個下午,走訪了沿線30對車站的情況,制作成圖表,情況到底如何?
這張圖表,詳細記錄了滬南公路(沈杜公路-南祝線)沿線30對公交車站配套設施調查,內容包括座椅是否齊全、是否有到站顯示等等。
“有老年乘客經常會問我,車子到哪里了?所以我就想看下到底哪些站點有,哪些站點沒有,能不能優(yōu)化一下。”圖表制作者顧宏浩,今年剛大學畢業(yè),因為就讀的就是交通專業(yè),在近期通勤時,注意到了滬南公路沿線站點的公交配套設施,有不少都有所缺失。于是他索性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對滬南公路航頭至G1503路段間的30對公交站點,進行了逐一的走訪調查,發(fā)現(xiàn)僅有10個站點有到站顯示,只有一半配備了座椅。“訴求還是沿線的座位,還有一些遮擋棚完備一點,車輛到站顯示做得更好一點。”
根據(jù)表格中提到的站點,記者在工作日上午8點多,先來到了軌交18號線航頭站出口處的這個公交站。立桿上密密麻麻有11條線路,早高峰客流不斷,但沒有車輛到站時間的顯示,一位爺叔已經等了15分鐘,而這是他每周去市區(qū)配藥的必經之路,但爺叔稱:“看這個站牌很吃力的,總歸不放心,車站這里是有的,現(xiàn)在浦東靠北片都有的,就這里沒有。”
還有上了年紀的阿姨,在手機上戳了半天,也沒找到后續(xù)車輛啥時能到的確切信息?!岸疾恢赖倪€有多久,就干等著,應該顯示出來還有幾站能到、或者不到,那都有數(shù)?!?/p>
馬路對面,滬南公路航園路站情況也差不多。13條線路中,只有浦衛(wèi)線有到站信息,其余的均無到站信息。有乘客等了快半個小時,“這個車好像四十分鐘一趟,我也不知道幾點鐘能到。”
不僅是到站信息缺乏,往新場、宣橋方向的不少車站上,也沒有座椅,對年紀大的乘客是個考驗?!耙郧盎旧厦總€站都有座位,不知道后面是不是馬路改建的時候拆掉了,還沒有再安裝上去吧,已經兩年多了?!?/p>
記者隨后找到了浦東建交委,對方介紹,滬南公路的航頭至G1503路段于2022年6月啟動改擴建工程,今年6月施工剛結束,目前還在移交過程中,除了原有公交站點,經道路改擴建后,又增加了10個新的港灣式公交車站,相關配套設施確實處于過渡建設階段。“道路移交之后才能進行建設,因為建設過程中公交車站不斷在變動,有7個老款候車亭沒有候車椅子,21個目前沒有安裝候車亭?!逼謻|新區(qū)建交委道運中心公交科科長姚其江這樣說。
事實上,類似的情況,我們曾多次報道。經常有居民反映,一些公交站點的遮陽棚、站牌、候車座椅等缺失,大家只能日曬雨淋地干等,十分不便,記者介入調查后往往會發(fā)現(xiàn),通常都是因為道路整修、車站改造或是站臺本身條件有限所致。
理由都情有可原,問題也不算什么大問題,但隨著全市軌道交通的發(fā)達,不少公交線路的車輛頻次都有所降低,而目前出行還較多依靠公交的,多是老年群體為主,一旦錯過一班,動輒等候一刻鐘半小時,不僅身體吃不消,也難免心生抱怨。顧宏浩也提出,因道路改造等帶來的公共配套建設空檔期應該盡可能縮短,城市溫度其實都體現(xiàn)在小細節(jié)里?!暗缆返臋n次提升了,那么配套服務也應該提升上去,不能說越修越回去?!?/p>
浦東建交委方面表示,滬南公路沿線公交站點的配套建設,他們已排出明確計劃,會盡快為市民創(chuàng)造更安全更舒適的候車條件。姚其江對此表示:“對21個符合安裝候車亭條件的按照相關規(guī)范,在今年年底之前安裝新款候車亭,同步對老款進行改裝,電子實時報站目前也是在推進之中,到今年年底滬南公路電子實時報站實現(xiàn)全覆蓋。”
城市交通發(fā)展,必定會導致一些公共交通有所調整,設施建設免不了會有“陣痛期”,不過,如何平衡老百姓的出行習慣,調整做好征詢和告知,在根據(jù)工程調整,為居民提供些許過渡性的服務,也應該是相關部門跨前一步需要想到的。同時,我們也鼓勵和期待有更多像片中小顧一樣的市民,能夠成為城市發(fā)展啄木鳥,讓城市越改越好,畢竟人與城市互相成就,共榮共生。
編輯: | 尤穎慧 |
視頻編輯: | 陶余鑫 |
攝像: | 孔權 沈曦 |
責編: | 虞之青 |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