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鄉(xiāng)村風貌空間結構“六域”中的“涇河低地”地貌,主要分布于上海西南地區(qū)的金山及奉賢部分地區(qū),串流北連浦江、南入黃海,自由破碎的支流刻畫出橫縱交織、星羅棋布的沃野村落,展現出“襟江連海處,田壟多變遷”的有機自然的海塘生境。讓我們去往金山楓涇鎮(zhèn)新元村,感受那里水網經緯縱橫“棋盤式”的獨特肌理和“圩田”的珍貴標本。
金山楓涇鎮(zhèn)的新元村是金山地勢最低的一個村。獨特的“涇河低地”中,大面積的圩田奠定了這里自唐宋以來,長期的富庶與文明,是個傳統(tǒng)的魚米之鄉(xiāng)。新元村橫平豎直的風貌肌理很像圍棋棋盤,而這樣的棋盤圩田,恰是農耕時代江南最重要的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它可以有效改變當地低洼地勢的缺點,讓土地變得更適合留存和生產。
一水繞田,七里一塘。曾經的新元村“橫塘縱浦”,幾乎完全依賴水路,船是這里最普遍的交通工具。村落中還有十六座古橋,連通水岸。上海市規(guī)劃院鄉(xiāng)村分院總工程師張威介紹:“整個新元村空間肌理的特征就是水包村、村包田。水是在最外圍的,就像我們棋盤里面的一個邊界、把村子包起來,村里又有田進行分隔,這就形成圩田,是農耕時代遺留至今的非常珍貴活標本?!?/p>
走進小小的村史館,村民們對“新元劃白船”捕魚的習俗如數家珍。涇河低地里的漁家生活,仿佛在上演一出傳奇劇。只要把白船快速往水里一劃,魚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會一條接著一條往船艙里蹦。
村民告訴記者:“用一塊白板綁在船上,船相當快,魚兒們會以為是大魚來了。其實是白板反射,魚會跳起來逃,最后就都跳到船里。”
上海市規(guī)劃院鄉(xiāng)村分院總工程師張威介紹:“一個小型的圩田區(qū)域就是一個小型社會。里面有農田、水系、閘道、堤岸、民居。人們在里面生產、生活、灌溉、航運。可以說是人類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形成了目前江南地區(qū)人居環(huán)境的一個表現?!?br/>
新元村里還有一幢150多年歷史的落戕屋。張威介紹:“這是根據屋檐來命名的。房子正梁上有兩個戕肩,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也有四個戕肩,加起來總共有六個,六在滬語方言里諧音‘落’,故名‘落戕屋’。這地方屋檐壓得很低,為了抵擋臺風和暴雨,這也是落戕屋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p>
孟畢河老人從嫁進新元村開始,就住在這冬暖夏涼的落戕屋里,在這里度過了六十多載的漫長歲月?!斑@個是掛菜的,燒了什么菜就放在這里。我們以前沒有冰箱,小菜放在里面,不會餿,也不會壞?!?/p>
掛菜的菜籃都是村民們的手編。閑時,大家圍坐在樹下,片竹篾、編竹籃,自給自足、歲月靜好。這份傳統(tǒng)手工藝也流傳至今。“五六十年了,家家戶戶都會做的。當時做了裝魚,裝豬草,都可以裝的?!贝迕穹独碚f。
上海市規(guī)劃院和交通大學師生團隊幾經走訪,發(fā)現了新元村特有的人地協(xié)調、社會關系與傳統(tǒng)審美,將繼續(xù)展開學術研究?!按謇锝ㄖ娘L貌以及建筑里豐富多彩的人文特征,對我們整個研究都是有幫助的。”
淳樸的新元村迎來了鄉(xiāng)村振興的新機遇,一幅獨特的滬派江南畫卷正徐徐展開。
上海市規(guī)劃院鄉(xiāng)村分院規(guī)劃師李坤恒表示:“我們要打造的鄉(xiāng)村,不是所有的鄉(xiāng)村都千篇一律、黛瓦白墻。我們希望按照其本來的特點,量身打造它們的鄉(xiāng)村風貌?!?br/>
而張威則表示:“新元村未來的規(guī)劃,還是要延續(xù)棋盤方格的肌理,保護它枕水而居的村落整體布局和脈絡,保護好村里的水田、旱田和魚塘,讓它們有機生長,最后形成活力水環(huán)的整體格局?!?/p>
在《上海市特色村落風貌保護傳承專項規(guī)劃》遴選出的20個試點單元中,楓涇新元單元包括3個行政村,總面積超過12.4平方公里。未來規(guī)劃將依托方格狀水網,突出枕水而居的基因特點,營造有機自然的海塘生境,保護延續(xù)平直的水網格局,展現水田、旱田、魚塘靈活豐富的特色農田風貌。
編輯: | 尤穎慧 |
視頻編輯: | 沈佳俊 |
責編: | 虞之青 |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