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大舊址位于上海老成都北路7弄30號,1922年7月16號到23號,中共二大在此召開。中共二大與中共一大共同完成了黨的創(chuàng)建任務。這座106歲的老建筑,歷經(jīng)風雨滄桑。為迎接建黨百年,去年11月起,二大會址紀念館開始閉館修繕,優(yōu)化展陳。目前,一期修繕已開始施工。
中共二大舊址始建于1915年,是典型的上海石庫門民居。除了是二大舊址,它還是原中共一大代表、中央局宣傳主任李達的寓所,也是最早的人民出版社和平民女校舊址所在地。
在確保文物建筑安全的基礎上,修繕工作嚴格遵循"修舊如故"的原則,一期工程主要包括外立面清水墻風化嚴重部位補缺、局部墻面修補及木門重新刷漆等修補工作。施工人員在選材、工藝方面秉持匠心、傾注了心血。
其中,一間特別的屋子是整個紀念館最珍貴的一間屋子,也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在地"二大"會址,中共二大就在這間客堂里召開,用上海話把這間親切地叫為"客堂間"。
"客堂間"與延安路高架咫尺之隔,每時每刻都受到共振影響;而建筑的另三面被延中綠地包圍,處于洼地,受潮嚴重是館方每天面臨的最大壓力。針對這一情況,修復地板時施工人員改進了原先的水泥層、木龍骨、毛地板、老式木地板這四層結構工藝。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黨支部副書記、副館長朱胤解釋,這是因為采取了加厚水泥層的辦法,通過加厚基礎層。
那為什么要加厚?朱胤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因為里面要加個防潮層,這個空間這個標高就是給水泥層上鋪設木龍骨俗稱木格柵, 再在木格柵上鋪設一百年前風格的木地板,就在這個標高里?!?/p>
由于標高有限,工人們打算索性拋棄毛地板,在加厚的水泥層上直接鋪設木龍骨,再上木地板,對地板防潮做了最優(yōu)化方案。
據(jù)介紹,閉館過程中除了修繕保養(yǎng)外,還將對紀念館的部分空間布局、展陳形式及內(nèi)容 調整優(yōu)化,比如將重新布置序廳宣誓區(qū),突出儀式感和神圣感;調整部分展項,凸顯"石庫門里的紀念館"這一理念;還將增設油畫展項目,增強藝術性,運用更新更好的技術手段,講好黨史故事。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黨支部書記、副館長尤瑋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雖然"二大"紀念館的建館時間不長,但是這幾年明顯感覺到,走進紅色場館,去了解這段歷史的社會大眾越來越多了。她說,“希望用更好的展陳語言,拉近歷史與觀眾的距離,讓黨史故事有溫度地來講述。另外,還將打造一支更好的服務團隊,讓在建黨百年的時候,能夠以一個更好的亮相,承擔起這份光榮的責任,擔當好場館的守護者、黨史的研究員、理論的宣傳兵,服務好社會各界,也服務好每一位走進紀念館的觀眾朋友們?!?/p>
除了二大舊址和平民女校舊址外,中共二大舊址紀念館還下轄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中共中央秘書處舊址、中共中央特科舊址等重要紅色遺跡。館方表示,將圍繞這"兩館五址",以實際行動迎接建黨百年,擦亮"黨的誕生地"紅色文化名片。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周瀅 李書馨 攝像:沈曦 車秉健 實習編輯:楊詩劼)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