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晚上吃個小龍蝦那是再好不過了,但在嚴(yán)格實行垃圾分類的上海,有些市民卻因為一張來源不明的圖不敢吃小龍蝦了。這是為什么呢?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查看圖片后發(fā)現(xiàn),上面的解釋存在誤區(qū),圖上顯示:整只小龍蝦是濕垃圾;去黃龍蝦頭就是干垃圾;龍蝦肉、龍蝦黃是濕垃圾;龍蝦殼又是干垃圾。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看看新聞Knews記者從上海市廢管處了解到:濕垃圾指的就是易腐垃圾,在2019年4月出臺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中也有列舉明確:“水產(chǎn)及其加工食品(魚、魚鱗、蝦、蝦殼、魷魚)”都歸屬于濕垃圾。所以,一只小龍蝦,不管是龍蝦頭、龍蝦殼、龍蝦黃、(吃剩的)龍蝦肉……均屬于濕垃圾,因為它們易腐爛。而在吃小龍蝦的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紙巾、塑料手套和圍裙等則是名副其實的干垃圾。
所以,痛痛快快地吃小龍蝦吧,別再糾結(jié)一只蝦要怎么分垃圾了!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洪煥銓 小視頻:李書馨 實習(xí)生:蔣偲怡 實習(xí)編輯:顧霖昀)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