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在上海,有這么一個家庭,一家五代7人都從事教育工作,他們一代代傳承著教書育人的使命。這就是上海市勞動模范,延安初級實驗中學的?,|老師一家。對他們而言,這代代相傳的已不僅僅是崇高的師道,也是優(yōu)良的家風,更是砥礪品行的精神指針。
今年暑假,記者跟著?,|回到了在安徽淮南的父母家。雖然淮南距離上海只有4個小時多小時的車程,雖然做老師的祝瑋還有寒暑假期,但這卻是最近幾年,?,|第一次回家,也是今年和父母的第二次相見。放下行李,一家人聊天的話題很快又聚集到了課堂、學生和怎么上好一堂課上去了。
教化育人,是這個家庭延續(xù)至今的風氣。這個家庭最早的為人師者,可以追溯到祝瑋的曾祖父祝紀常,他曾是私塾老師,后來擔任蘇州市吳縣政府督學。祖父??傭E在不到30歲時,與朋友合伙創(chuàng)辦蘇州光華中學,后在華東紡織工學院(現(xiàn)東華大學)任教,祖母是小學教師。母親談潔玉是個女強人,做了40多年的教師的她,一手把一個中專學校發(fā)展成了高等專業(yè)學院。?,|告訴記者,祖父母和母親與學生之間融洽的交往以及他們伏案認真批改作業(yè)的情景,給她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所以,在高中畢業(yè)時,她毅然選擇了師范作為自己的專業(yè)。
祖輩的敬業(yè)奉獻給了?,|一種精神上的指引?!吧险n就要上好,要有最好的教學效果?!边@是?,|母親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家人執(zhí)教的信條。學生基礎薄弱,?,|義務為他們補課,笑稱自己“全年無休”。學生家中矛盾影響學習休息,她家訪一次又一次,甚至還將學生接到自己的家中居住,她以真誠和責任心,取得了家長們的信任,贏得學生的愛戴,學生們都親切地叫她“祝媽媽”。對此,?,|表示自己所做的,其實只是作為老師的正確打開方式。
去年,?,|的女兒顧妍蘋大學畢業(yè)。受媽媽的影響,她最終選擇到長寧區(qū)特殊職業(yè)技術學校任教,成了這個家庭的第五代教師,也將家庭教師的執(zhí)教范圍從小學、初中、大學,延伸到了特殊教育領域。
時代在改變,不變的是祝瑋老師一家“當一名好教師” 的初心。樸素的信念、扎實的學識和仁愛之心,影響著一批又一批師生。薪火相傳,甘之如飴。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賀璟嵐 攝像:李榮 編輯:范燕菲)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