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地、初心始發(fā)地,也是偉大建黨精神孕育地。 “紅色情懷”既是上海愛樂樂團的音樂會品牌,更是樂團光榮初心的寫照。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紀念上海解放75周年,上海愛樂樂團于5月26日在地鐵人民廣場站中央展臺為市民奉獻了一場管弦樂序曲《紅旗頌》特別演出,5月27日在上海大劇院演出了一臺慶祝上海解放75周年主題音樂會,以文藝黨課的形式致敬“光榮之城”。
紅色基因流淌于樂團血脈
歷史上,上海愛樂樂團孕育和誕生了諸多紅色經(jīng)典,七一勛章獲得者呂其明先生創(chuàng)作的《紅旗頌》更是起源于上海愛樂樂團的團址(武定西路1498號),這也是樂團常演不衰的經(jīng)典之作。他用極具歷史畫面感和民族史詩性的交響音樂,奏響了中華民族的時代強音。呂其明曾深情訴說:“我以最大的熱忱來歌頌黨、歌頌祖國和人民,對自己所走過的道路從未后悔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為社會主義服務(wù)?!?/p>
5月26日——上海解放紀念日的前一天,在上海地鐵人民廣場站換乘大廳,上海愛樂樂團奏響了經(jīng)典管弦樂序曲《紅旗頌》,在上海市市花白玉蘭造型的穹頂之下,高掛起一面面五星紅旗。作為上海的城市原點,地鐵人民廣場站換乘大廳是這座國際化大都市快節(jié)奏生活的縮影和重要組成部分。而此次《紅旗頌》的奏響,更是為這個城市公共空間增添了一抹“紅色文化”的深刻內(nèi)涵。演奏家們帶著全場觀眾一同重溫這激動人心的旋律,用音樂傾訴對“紅旗”的摯愛,謳歌偉大祖國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
在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誕生54年的《紅旗頌》終于定稿——這是一位不忘初心的老人送給祖國和人民的禮物。呂其明曾說:“紅色基因是激勵我不斷創(chuàng)作的‘音樂密碼’?!痹谶@個特殊的日子里,上海愛樂樂團再次奏響“老團長”的經(jīng)典作品,不僅讓市民們近距離感受到了交響樂這一高雅藝術(shù)的魅力,更以社會大美育的力量浸潤人心,推動整座城市與美同行、美美與共。
紅色旋律勾勒出城市美好
5月27日上海解放紀念日當天,上海愛樂樂團在上海大劇院以大型音樂會的形式推出一場全新編排的“紅色情懷”文藝黨課,作為“光榮之城”2024上海紅色文化季之紅色舞臺作品展演活動之一。
本場音樂會曲目編排獨具匠心,涵蓋了呂其明、金復載、奚其明三位生長在新中國紅旗下、扎根上海多年的著名作曲家的六部經(jīng)典作品,包括呂其明改編的鋼琴與樂隊《紅旗頌》、重新修訂的管弦樂序曲《雷雨》和弦樂小品《喜悅》,金復載的《喜馬拉雅隨想曲》、二胡協(xié)奏曲《春江水暖》,以及奚其明的抒情音詩《向往》。
其中,鋼琴與樂隊《紅旗頌》由著名鋼琴家孔祥東擔綱獨奏,而《春江水暖》則由著名二胡演奏家段皚皚傾情呈現(xiàn)。首演的新版管弦樂序曲《雷雨》是呂其明第一次用現(xiàn)代派作曲技法,將戲劇沖突轉(zhuǎn)化為音樂,在《雷雨》劇本發(fā)表90周年之際帶領(lǐng)觀眾重新走進經(jīng)典。
整場文藝黨課通過“攀登,時代,向往,紅旗”四大主題,帶領(lǐng)大家在紅色旋律中感悟上海城市精神,集中展現(xiàn)了老一輩音樂人把心交給祖國的赤子情懷,和新時代文藝工作者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
管弦樂序曲《紅旗頌》自1965年首演以來,已經(jīng)走過了近60年的歷程,成為了中國音樂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這部作品深情描繪了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情景,旋律激昂、節(jié)奏雄壯,成為了新中國樂壇的標志性作品。
據(jù)悉,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上海愛樂樂團已精心策劃,計劃在國慶節(jié)前將《紅旗頌》的八個版本整合成一套雙黑膠唱片并出版發(fā)行。這八個版本不僅涵蓋了多種樂器組合,還展現(xiàn)了各異的演奏風格,旨在全方位呈現(xiàn)《紅旗頌》的豐富內(nèi)涵與多元魅力,使聽眾能夠深刻領(lǐng)略到這部經(jīng)典之作的絢麗多彩。
編輯: | 劉佳 |
責編: | 陳佳雯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