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民心理健康狀況如何?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fā)布《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9-2020)》。研究發(fā)現,18-34歲的青年的焦慮平均水平高于成人期的其他年齡段,無業(yè)、失業(yè)、退休人員的抑郁水平最高。
報告顯示,從地區(qū)看,心理健康的地區(qū)差異非常明顯,東部地區(qū)和東北地區(qū)的抑郁高風險檢出率分別為13.4%和12.4%,均遠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區(qū)的20%檢出率。從戶口看,農村戶口人群中抑郁高風險的檢出率為16.5%,略高于城鎮(zhèn)戶口人群的14%檢出率。另外,學歷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特別是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更低學歷人群,其中高中及以下學歷人群抑郁高風險的檢出率為18.1%,比大學本科及以上人群高出近五個百分點。那么,收入越高心理就會越健康嗎?研究指出,心理健康水平的差異主要表現為月收入2000元以下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顯著低于其他人群,但并未發(fā)現月收入水平中等與較高人群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職業(yè)群體中,無業(yè)、失業(yè)、退休人員的抑郁水平最高,其次是學生群體,主體是大學生,再次是服務業(yè)人員、個體經營者和公司職員,抑郁得分最低的是專業(yè)技術人員。研究人員表示,“18-34歲的青年的焦慮平均水平高于成人期的其他年齡段。青年期的心理健康問題較為多發(fā),需要重視青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與干預。”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