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為媒 中年女子墜情網(wǎng)
2016年6月左右,中年女子王某通過QQ認識了一個男子,該男子自稱其名字為“李某華”,北京人,但是現(xiàn)在長期在澳大利亞和馬來西亞工作。
在之后的聊天過程中,王某表示自己離異,帶著兩個女兒?!袄钅橙A”也稱自己已離異,有一個兒子?!袄钅橙A”還表達了對王某的好感,覺得與王某情投意合,并表示等他回國后兩人就可以談婚論嫁了。
2017年2月的時候,在王某和“李某華”的一次聊天中,“李某華”談起自己的兒子“李某陽”,說“李某陽”一個人小小年紀背井離鄉(xiāng),在上海打工,很是辛苦,希望王某能照顧一下兒子。王某表示同意并添加了“李某陽”的QQ號碼。
在之后的聊天中,“李某華”稱,由于常年在外工作,疏于對兒子的管教,也沒有多少時間與兒子溝通感情,其與兒子的關系比較冷淡,希望王某能夠與“李某陽”盡量親近些,以幫助其改善與兒子之間的關系,還說讓王某幫“李某陽”買個手機,方便與“李某陽”聯(lián)系。
為愛付出 照顧"愛人兒子"花數(shù)萬
2017年4月初的一天,王某與“李某陽”約好在上海市區(qū)的一條商業(yè)街上見面,王某幫他在蘋果手機專賣店買了一個價值7188元的手機。此外,“李某陽”告訴王某,稱其在打工的時候不小心將老板的兒子碰到,讓他從樓梯上摔了下來,欠了老板40000余元的醫(yī)藥費,希望王某能幫他還錢。王某在當天并沒有同意出錢。回去后,王某通過QQ與“李某華”講了“李某陽”欠醫(yī)藥費的事情,“李某華”請求王某一定要幫忙,并承諾回國后將錢悉數(shù)返還,于是王某欣然應允。
2017年4月6日,王某和“李某陽”相約在本市松江區(qū)的一家中國工商銀行門口見面,當面給“李某陽”現(xiàn)金22000元,又給其一張存有20000元錢的銀行卡。當時,王某讓“李某陽”寫了一張字條,但是沒有寫明身份信息,也沒有注明何時還款。
過了幾天,“李某陽”將銀行卡內的20000元取走后就回老家了,并將銀行卡寄給了王某。后來,“李某陽”又跟王某說,奶奶年紀大了要看病,自己沒錢購買衣物等生活用品,再次向王某“借錢”,王某又用支付寶轉賬3000元給李某陽作為生活費。
直到2017年4月底的一天,王某再次聯(lián)系“李某陽”,想關心一下其近況如何,發(fā)現(xiàn)其手機關機。于是王某打開QQ,發(fā)現(xiàn)“李某陽”在QQ上留言,說自己其實是騙人的,“李某華”和“李某陽”都是他一個人,并讓王某不要再與其聯(lián)系了。
此時,王某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被騙子一人分飾兩角“演雙簧”騙得團團轉。報警后,公安機關經(jīng)偵查發(fā)現(xiàn),冒充“李某華”和“李某陽”的是同一男子胡某。
上海市松江區(qū)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胡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
鑒于被告人到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依法從輕處罰;且被告人認罪態(tài)度較好,可酌情從輕處罰。因此,上海市松江區(qū)人民法院以胡某犯有詐騙罪,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3年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吳海平 實習編輯:沈竹青)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