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晚起,上海迎來雨雪天。24日至25日的最低氣溫將接近或突破1981年以來的歷史同期極值。這不過是冷空氣的“前奏”。一股超強寒潮正在急速南下,其能級堪稱“霸王級”。不過要是我們去冬天處在零下20度的地方,那才叫真正的挑戰(zhàn)。除了要穿著保暖之外,需要注意的防寒的要點有很多。
一、保溫常識介紹:
1)衣服:(民諺要決:十層單不如一層棉)內外層次:貼身內衣+長袖棉質保暖內衣(俗稱秋衣)+毛衣(羊毛或者混紡)+羽絨服或棉服(羊毛大衣就別想了)。
要點:內緊外長,內衣要貼身合體,外套宜嚴宜長,不宜寬松肥大(什么繭型大衣也算了),以免冷空氣侵入。
2)褲子:貼身內褲+棉質保暖長內褲(俗稱秋褲)+長絨褲+厚牛仔褲或休閑褲。
要點:九分褲就算了,宜長不宜短,護住足踝,垂到鞋面,以免進風。
3)襪子、鞋子:厚棉襪+防寒棉鞋或雪地靴。
要點:選擇鞋子要比平時大一碼,以墊一層羊毛氈鞋墊后余一指寬的間隙為宜,利于血液循環(huán),不會凍僵。
4)手套:
準備2副:薄手套(五指分開有彈力)+厚手悶子(內有長毛絨、手指不分開)
要點:外出參觀戴上兩副手套,拍照時摘下厚保暖手套,只戴薄型彈力魔術手套,手指活動靈活而且不易被凍僵。
5)帽子:毛線帽為佳,一定要遮住耳朵!
6)圍巾:(羊絨制品為佳)
要點:長度要夠圍住脖子和口鼻。
老年人或是患有氣管炎、哮喘病的人士,在室外活動時應該帶上口或用圍巾把嘴和鼻子圍上,以防止冷空氣直接刺激呼吸道。
7)口罩:可以保護面部,嘴唇,還有呼吸道,但是隨著呼吸可能會把口罩潤濕,建議準備2副。
二、保健常識介紹:
1)護膚:寒冷干燥,極易皸裂。因此,每天洗臉之后,都要在面部和手上涂上比較厚的面霜,嘴唇上也要涂上潤唇膏。特別注意要帶護手霜,滋潤型的為佳,防止皮膚粗糙、干裂。
2)預防感冒:實際上室內是很溫暖的,所以溫差會成為感冒殺手。外出時要穿好外套,戴好帽子、手套、圍好圍巾;進入室內、車內及就餐時就要解開外套衣扣、摘下帽子、手套,解下圍巾。
3)在戶外活動,出了汗也不能馬上解開衣服或摘下帽子吹冷風納涼,要進客店室內或車內再摘掉帽子,把汗擦干。睡覺時,切不可敞開門窗。
4)感冒藥可以帶一些,天冷往往會引起拉肚子,需配備一些止瀉藥,還要準備一盒凍傷膏。
5)由于氣溫較低,所需的熱量就相應增加,可隨身攜帶一些巧克力來補充熱量,另外可以攜帶旅行用的保溫瓶,這樣可以保證隨時喝到熱水。
6)太陽鏡:防止雪地反射的太陽光刺傷眼睛,一定要戴。
7)電子設備也怕凍
在寒冷的條件下,相機、手機之類的電子產品都有可能出現故障。拍好照片后把相機放在懷中,或放置暖手器在相機袋中,從室外進入室內后切記將相機用厚布包好,或放入膠帶中保護,否則因室內外的溫差大,相機出現“返霜”現象(相機內滿是水珠),由于氣溫低,電池容易跑電,所以要備足電池。
三、安全常識介紹:
防止意外受傷
1)在冰滑的路面上行走時,給你三個口訣:
A走路不要抬起腳,一蹭一挪跌不倒!
B磨磨蹭蹭,安全穩(wěn)定!
C雙手不插衣、褲袋,跌倒也不出意外!
2)拍照時不能“倒行逆施”,防止拌倒出意外。
3)在室外一定要戴手套,當手出汗或是沾上水未擦干時,千萬不可在室外赤手觸摸金屬物品,否則會凍粘在一起。如果不小心觸摸而凍粘上以后,也不要馬上用力拉開,那樣有時會受傷,應該用口中呼出的熱氣去溶開,使它們分離。
4) 在室外活動過久,如果有凍手腳的感覺,就應該立即開始活動,比如跺腳跑步,加速血液循環(huán)、以防止凍傷手腳。
5) 發(fā)現手腳或耳朵、鼻子開始變紅刺痛,有凍傷前兆,應該在室外立刻開始揉搓,揉搓的發(fā)熱,血液重新循環(huán)后,方可進入室內。一旦凍傷,不可立即用火烤或熱水洗,應該慢慢揉搓,當揉得由白變紅,即恢復正常血液循環(huán)后,再使用藥物治療。
四、財物安全
1)由于外套要不斷地穿上、脫下,放來放去,所以外套的衣袋里不能存放身份證、信用卡、錢包、重要票據和手機等貴重物品,這些物品應放進不離身的腰包或旅行馬甲的口袋里。
2)交酒店洗滌的衣物放進洗衣袋前,要確認是否夾帶或遺漏現金、標據及其他物品。
3)頻繁地戴上、摘下手套,系上、解開圍巾,極易刮落戒指、項鏈和耳環(huán),所以,建議不要戴貴重首飾出游。
五、滑雪常識介紹:
1)跟團游:如果有團隊計劃線路,不要擅自離開,山林中走失很危險。如有事先通知導游,詢問是否安全是否可行;
2)滑雪前,雪具發(fā)到個人手中后,一定要檢查是否有損壞,早發(fā)現早調換,避免賠償糾紛;
3)滑雪時:
A選擇滑雪鞋尺寸合適,松緊適宜。
B初學者要選擇初級雪道練習,避開高速滑行者的雪道,防止被撞。
C預感要跌倒時,要有意識的繃緊全身的肌肉,側身向坡上摔,不要向前、后,尤其不要向下坡翻滾。
(來源:樂游上海)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