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月末,畢業(yè)的時刻。
不管是本科生、碩士生,還是博士畢業(yè)生,都少不了來一頓散伙飯,與青春告別,與同學告別,與老師告別……
這時候,滋滋啦啦的燒烤、紅彤彤的川菜,和同學們濃烈的離愁別虛相得益彰。
張老板十多年前接手了復旦大學旁的阿康燒烤,因為緊鄰宿舍區(qū),阿康成了同學們吃夜宵最常去的地方。
“每天晚上九點開始上人,十一二點的時候人最多,有時候同學待到凌晨三點,我們也陪著”,張老板說。
這一桌畢業(yè)生,有的本科畢業(yè),有的博士畢業(yè),他們中有核技術專業(yè)、物理專業(yè)、生物專業(yè),也有經(jīng)濟貿(mào)易專業(yè),因為一次支教,他們互相成為了好朋友,在即將走出校門的時候,來阿康聚餐。
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繼續(xù)深造,不過地點不同,有的繼續(xù)留在上海,有的去了北京,有的前往美國。
邯鄲路上的紅辣椒餐廳,每天營業(yè)到凌晨兩點。
復旦大學2015級金融專碩班的70個人,來這里吃散伙飯。
小華
小華來自臺灣,畢業(yè)后要回臺灣服兵役,他說在上海的兩年讓他感受到了上海發(fā)展的迅速,“比如共享單車,這些新鮮事物臺北還沒有”,不過最大的收獲還是認識了一幫志同道合的同學,“大家一同成長,很開心”。小華打算兵役服完,再回上海工作。
老季。
老季是班長,一桌一桌的同學來給他敬酒,他已經(jīng)跑了不下五次廁所了。老季身上有點官腔,他感謝同學們對班委工作的支持。畢業(yè)后他即將前往北京,在中信證券投資銀行部就職。
說起老季,小陳多多少少有些羨慕,“他的工作是我們中找得最好的,不過每個人的發(fā)展路徑不一樣吧”,小陳畢業(yè)后打算回湖北老家了,“其實逃離北上廣,也是有優(yōu)勢的,說不定也會有人羨慕我”。小陳將在家鄉(xiāng)的一家建筑公司入職,對于上海他有懷念,但還是覺得這里生存壓力太大了。
小房。
小房是班里的開心果,采訪中總是在和旁邊的同學打趣。他家在河北,畢業(yè)后將入職北京的一家金融機構,兩年在復旦的學習,要說遺憾可能就是,還沒有交一個女朋友。
小萍。
旁邊的小萍是個熱心腸,立馬張羅起同學們的“終身大事”?!拔冶究圃谏虾X斀?jīng)大學,碩士在復旦,上海本地的高校里有很多單身的妹子,我可以幫大家介紹”,引發(fā)單身男生們熱烈響應。
理想與現(xiàn)實,北上廣與家鄉(xiāng),單身與情侶,每個人都做出了自己不同的選擇,離開校園,繼續(xù)在不同的城市拼搏奮斗。
畢業(yè),一場歡聚,一場離別,一個新的開始。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楊臻 姜濤 高云涌 編輯:超慧)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