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6年進入上海民政局下屬的上海假肢廠工作,呂永兵在假肢行業(yè)耕耘了33年。他平均一天能裝配一個假肢,到現(xiàn)在為止,已幫助近萬人重新回歸社會。今年,他還獲得了“上海工匠”的榮譽稱號。
蹲著工作是常態(tài) 平均一天裝一條假肢
“我們這個行業(yè),是“請安”服務?;颊邅砹耍阆取罢埌病?,因為要蹲著給他裝配調整?!弊鳛橐幻僦袠I(yè)的高級技工,呂永兵已經習慣了這種工作模式。今年54歲的他,體態(tài)卻顯得很年輕,看上去像是40多歲的樣子。他笑道,這也許和職業(yè)有關:“畢竟長期蹲著,不容易長小肚腩?!?/p>
呂永兵蹲著為患者裝配假肢
制作一條假肢,最為關鍵的就是“接受腔”的制作?!敖邮芮弧笔墙刂呱眢w和假肢之間直接的連接體,承擔著懸吊、承重、控制等重要功能?!敖邮芮弧钡闹谱鞴に嚕呛饬恳粭l假肢好壞的重要評判標準。
假肢“接受腔”
由于“接受腔”連接著身體,而每個肢殘患者身體的缺口各不一樣,因此所有“接受腔”,都要進行嚴格的度身定做?!斑@就像你買一雙鞋子,你這個鞋子材料再好,功能再多,但要是不合腳,或者里面有石子,那你再高級的鞋子,也是廢品?!泵總€“接受腔”,呂永兵都會反復打磨,他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這個是要陪伴患者很久的,不能草草了事,我們要把它當成工藝品來打磨?!?/p>
假肢的制作從量尺寸開始,接著要進行磨具制作、打磨調整、裝配等步驟。不了解行道的人,會覺得做這個工作,只要細致一點就可以了。呂永兵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其實不然:“假肢制作師是一個非常考驗綜合能力的職業(yè),你要有良好的生理知識基礎,要了解人體的肌肉分布、血管走向。在制作過程中,要觀察身體的受力點、要考慮到接觸面是否會擠壓到血管,還要結合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等等。要多方面綜合考慮再去制作的。要是患者裝了不合適的假肢,引起一些其它毛病也不是不可能?!?/p>
因為家離工作地點比較近,呂永兵雙休日也會來到工作室,埋頭工作?!爸芰苋?,廠里比較清凈,能夠靜得下心?!倍饺盏臉I(yè)余時間,也幾乎都是用來啃專業(yè)書籍,或者閱讀專業(yè)期刊,了解國際假肢行業(yè)的最新動態(tài)。
呂永兵在制作假肢
情系偏遠地區(qū) 長期帶隊幫助困難群眾
上海作為云南省的對口支援城市,在1999年展開了云南省文山州因戰(zhàn)致殘人員的假肢安裝項目。該援助項目伊始,呂永兵就成為實施的具體執(zhí)行者。“那里曾是地雷區(qū),當?shù)氐闹珰埲藛T比例比較高,最典型的是一個村子里,90個人只有89條腿?!背醯轿纳街?,呂永兵看到眼前的景象,內心觸動很大。
幫扶工作之前,云南文山肢殘患者
“因為地方財政和個人家庭條件的原因,很多人裝不起假肢,他就弄個竹筒,竹筒底下墊一塊皮,把腿伸直,裹一塊布,塞在里面,一天下來,基本里面都是血肉模糊的?!边@樣的景象令呂永兵感到心痛,也堅定了他服務好山區(qū)的決心。
在幫扶工作中,項目團隊提出了一個口號:“安裝一個假肢,就是拯救一個家庭。”因為肢殘群體中,年輕勞動力居多,他們活躍在社會環(huán)境之中,是家庭主要的收入來源,但卻也是承擔傷害的高風險群體。他們的受傷,對家庭而言是毀滅性打擊。如果假肢的安裝能使他們重新回到原先的生活狀態(tài),那這無疑就是拯救了一個家庭。
“和上海的假肢使用情況不同,他們要走崎嶇山路,種的田又多是水田,高強度的勞作加之假肢使用環(huán)境的惡劣,使得這一地區(qū)的肢殘患者的要求區(qū)別于一般的截肢患者?!?/p>
呂永兵仔細觀察,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充分了解當?shù)匾驊?zhàn)致殘人員對于假肢安裝的合理需求,與當?shù)孛裾块T溝通協(xié)調,在確定具體服務對象后,不厭其煩地把解決問題方案細化?!斑@個項目到現(xiàn)在已經20年了,累計下來,給當?shù)厝搜b上的假肢估計有三四千件,看到他們能夠回歸正常生活,就覺得自己的工作有意義,心里是非常開心的?!?/p>
上海假肢廠員工為患者裝配假肢
多年以來,憑著對肢殘患者的愛心和責任心,對業(yè)務不斷鉆研、精益求精、全身心投入,呂永兵在職業(yè)生涯中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全國民政行業(yè)技能競賽中名列前茅,獲得全國民政行業(yè)技術能手稱號、上海市技術能手稱號……近日,經過層層選拔、激烈角逐,2019年“上海工匠”正式揭曉,呂永兵名列其中。
時代在變 匠心和愛心不變
我國現(xiàn)代假肢裝配制作起步較晚。上世紀80年代,呂永兵剛進入這個行業(yè)的時候,市面上的進口產品還是占了相當部分?!爱敵跷覀冎恢肋M口,什么東西都是國外進來。基礎理論也是從國外學的。”
但是,隨著近幾十年來的不斷發(fā)展,如今,中國已實現(xiàn)自主生產假肢配件,并出口到國外。“現(xiàn)在基礎研究也不落后,政策扶持力度很大。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這些名校,都在有項目進行,對標的都是國際最先進的標準,甚至超過它。”
說起這些,呂永兵頗感欣慰。在他剛入行時,像他這樣的假肢裝配技術人員,全國僅有數(shù)百人,完全不能滿足當時的傷殘群體需求。
如今在全國,這樣的技術人員已經發(fā)展到了六千多人?!耙郧俺鋈ラ_會,很多人的文化水平很低的,難以有創(chuàng)新,現(xiàn)在出去開會,都是碩士生、博士生,你心里就覺得,這個行業(yè)未來有希望了?!?/p>
國產假肢新科技
呂永兵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未來,假肢的制作和裝配將會有重大的改革。三維掃描、CAD建模、3D打印等技術將會成為行業(yè)的主流技術,并逐步取代現(xiàn)有的手工制作?!暗珶o論你科技手段怎么先進,兩樣東西你依舊不能少,愛心和匠心?!?/p>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施聰 攝像:李響 實習編輯:霍慧嫻)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