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五原路300號的宋慶齡文化空間正式啟用,首展推出少兒人工智能互動體驗。這也是滬上首個針對少兒的AI展覽。人臉識別、精靈鼠對決,智能機器人,一項項前沿的AI技術,將在未來2個月,成為孩子們零距離接觸未來技術的窗口。
“奇奇給我拍張照吧”、“好的。來,三、二、一,和我一起說奇奇?!?br/>
這個名叫奇奇的AI小機器人,不僅能與小觀眾對話,還能根據(jù)他們的要求,為他們拍照,特別受孩子歡迎。通過和奇奇的互動,孩子們也學到了什么叫語音識別技術,這可是奇奇可以與人交流的秘密所在。
展廳里,每個項目面前都擠滿了好奇的孩子。這群孩子在一個屏幕前做著各種表情,這些表情會立即被“表情AI”抓取制作成表情包,據(jù)說笑哭是最難做的表情。
看看你們有多像,可利用人臉識別技術,迅速判斷兩個人的外貌相似度,小觀眾會發(fā)現(xiàn),機器識別精準度真的特別高。也正因為如此,人臉支付才能有應用的可能性。
最受小觀眾喜愛的還有精靈鼠大對決。孩子們可以自己動手拼搭模塊,編程,每只精靈鼠都安裝有傳感器,定位自己和別人的距離,如果檢測到別的精靈鼠的話,這幾只精靈鼠就會扭打在一起,并且把對方推下臺。一定程度上講,這和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技術,有一定的關聯(lián)度。
這些精彩紛呈的互動體驗項目,讓小觀眾在玩樂中,了解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歷程、科學原因,未來趨勢。
一位小觀眾說:“這樣一些很好玩兒的項目,能讓我開闊眼界,而且對人工智能產(chǎn)生更大的興趣。”還有一位小觀眾深思熟慮后表示,她覺得人工智能還是不能替代人類的大腦,但是在很多領域可以替代人類去工作。
中福會少年宮1953年由宋慶齡創(chuàng)辦,是新中國第一家綜合性、群眾性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機構。同時,中福會少年宮還是我國少年兒童計算機普及教育的策源地。1984年,鄧小平同志在觀看了少年宮兒童計算機活動中心小組員的電腦操作演示后,提出了“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做起”的重要論斷。而如今,我國正在加快發(fā)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中福會也一直在探索引領青少年AI教育的創(chuàng)新方式,這也是舉辦本次AI互動體驗展的初衷。”空間負責人陳翀說,希望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能惠及更多上海小囡,激發(fā)他們對于科學的好奇心。本次少兒AI展實行官方微信預約免費參觀,將持續(xù)到10月30日。展覽期間,中福會少年宮還將推出迷你科技學堂和“我與專家面對面”AI微講堂。
宋慶齡文化空間將面向青少年提供優(yōu)質(zhì)的公益類教育,藝術及人文展覽展示服務,成為中福會傳播分享婦女兒童事業(yè)發(fā)展積淀的一扇新的窗口。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周云 編輯:范燕菲)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