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與經(jīng)典——龍泉青瓷龍泉寶劍精品展》今天在上海中心大廈37F寶庫文化中心向公眾展出。展覽匯聚了76位龍泉劍瓷大師的百余件代表作。 龍泉窯始于西晉,北宋時已初具規(guī)模,南宋中晚期進入鼎盛時期,龍泉窯中的哥窯與官窯、汝窯、定窯、鈞窯等并稱為宋代五大名窯。
在南宋時燒制出晶瑩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標志著龍泉青瓷達到了巔峰。2009年,“龍泉青瓷傳統(tǒng)燒制技藝”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成為唯一入選“人類非遺”的陶瓷類項目。 龍泉寶劍是中華古兵器的代表,也是我國著名的傳統(tǒng)工藝品,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龍泉寶劍以“堅韌鋒利、剛柔并寓、寒光逼人、紋飾巧致”之特色而譽馳中外,因而多次被選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和友人。 龍泉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松平表示,“龍泉始終牢記習總書記“龍泉青瓷、龍泉寶劍是民族瑰寶,一定要好好保護、傳承和弘揚”的殷切囑托,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努力將龍泉打造成為向世界展示高品質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
這一系列展覽將走進30余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全面打響“天下龍泉”品牌,推動劍瓷文化重現(xiàn)昔日繁榮。”
寶庫文化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柳費國表示:龍泉這座充滿古韻的城市先后成就了寶劍與青瓷,而這場展覽除了展示龍泉的這兩大藝術成就,更多的是展示龍泉精神,也就是龍泉手藝人的創(chuàng)新與匠心,以及整座城市的包容與開放?!?
亞太地區(qū)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朝興現(xiàn)場分享了一個小故事:他的一雙手現(xiàn)在是沒有指紋的,六十多年的龍泉青瓷創(chuàng)作磨平了他的指紋。 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葉辛表示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去龍泉考察過,與龍泉青瓷、龍泉寶劍結下了不解之緣。
龍泉作為歷史名城,孕育了劍和瓷兩種中國主流文化的品類,劍道背后的仁義精神和瓷背后的中式審美與生活意蘊,都深深地根植在國人心中,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龍泉的窯火從未熄滅,不僅燒出了一件件精美絕倫的龍泉青瓷和龍泉寶劍,也燒出了璀璨奪目的東方文化。 展覽將持續(xù)至8月8日。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章海燕 實習編輯:程玲)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