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幾個兒童醫(yī)院周邊,有一些“公益小家”以較低的租金價格,為異地求醫(yī)的大病困難患兒家庭提供短期或長期的住宿。這個六月,透視記者走訪了一處位于新華醫(yī)院附近的公益小家,五戶患兒家庭在這里共同生活,也彼此支撐。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給病患家庭帶來一些溫暖的“小家”。
新華醫(yī)院血液腫瘤科門口,透視記者見到了剛結(jié)束化療的小芮。小芮媽媽告訴記者:“今天吐了兩次,昨天吐了七次?!?/p>
8歲的小芮患的是“橫紋肌肉瘤”,去年夏天,媽媽帶著小芮從安徽來上海求醫(yī),每月一次化療,每次要三五天。他們的這個“家”,就在醫(yī)院對面的一處公寓里,除了公共活動空間外,五間房間里住著五個異地求醫(yī)的腫瘤患兒家庭?!耙c時間賽跑,不要給孩子留下遺憾,當時聽到醫(yī)生這個話,就感覺天都塌下來的感覺,孩子爸爸一個人掙錢,之前我出車禍花了二十多萬,我女兒這里算下來,已經(jīng)花了差不多三十多萬?!毙≤菋寢屨f道。
室內(nèi)的陳設(shè)不算很新,卻給了這些需要每天跑醫(yī)院的家庭很大的便利。3歲女孩彤彤,患的也是橫紋肌肉瘤,爸爸癱瘓在床,媽媽全職照顧女兒,每個月的治療費用還要一萬多元。去年7月,通過病友介紹,她帶著彤彤找到了這個“公益小家”。“這里是六十塊錢一天,然后包括水電煤燃氣,這種孩子跟別的孩子不一樣,要比較精細一點,哪怕多吃一口也是好的?!蓖畫寢屨f道。
公益小家的創(chuàng)辦者叫王寶生,2016年,他的女兒被診斷患有罕見病,來上海求醫(yī)的過程中,見到了許多為治療孩子的病掙扎拼命的家庭。“我們因為自己孩子生病,就知道這些家庭他們的困難,我們希望能夠讓這些家庭、這些孩子,在看病的時候、在長期放化療期間,有一個比較溫暖溫馨的家園。”
2017年起,他與慈善機構(gòu)合作,陸續(xù)在上海幾家大醫(yī)院周邊開出了“公益小家”,用相對低廉的收費,讓這些需要長期求醫(yī)的家庭能解決住宿問題。
不僅僅是減輕經(jīng)濟壓力,病友家庭們也在這里互相支持、互相鼓勵。隨著口碑的不斷傳播,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和企業(yè)也為小屋積極伸出援手,有不少志愿者還會上門來給孩子們送上一些小驚喜。志愿者王老師稱:“下班之后周中有時間就過來,讓大家有更多活動可以參與?!薄?/p>
公益小家創(chuàng)辦者王寶生希望以此,讓孩子們直到:“你不是孤獨的,你不是一個人在扛,是有很多有愛的人陪伴在你身邊,和你一起往前走?!辟Y源有限,但王寶生每天會接到的求助卻是源源不斷,他只能是仔細篩選,盡量幫助?!安∮讶杭悠饋碛?00多個,我們會經(jīng)過一些審核,比如在新華醫(yī)院屬于大病、而且家庭經(jīng)濟條件相對來講比較貧困一點的那些?!?/p>
六一前,小芮在“公益小家”度過了自己的9歲生日,陪伴她的有蛋糕、有歌聲,還有愛她的人?!澳呐律×怂€是有伙伴的,我感覺這個小家就像自己的家一樣,因為所有小家的爸爸媽媽孩子,我們都是同病相憐的?!毙≤菋寢屨f道。
小芮的生日愿望非常簡單。“我的愿望是讓所有生病的小孩,都能恢復到以前的樣子?!倍@,也是媽媽們共同的心愿?!爸幌M麑殞毮軌蚪〗】悼档?,其他的一點都不奢求。”“不管是怎么樣,媽媽對你的愛都是一百分?!?/p>
據(jù)王寶生介紹,目前,公益小家已經(jīng)接待了300多戶就醫(yī)家庭,社會各界也給了公益小家很多的支持和愛,讓這些遭遇生活重擊的家庭能在求醫(yī)期間,稍減壓力,獲得一些支撐和助力,也祝福孩子們能早日康復,享受更美好的童年。
編輯: | 尤穎慧 |
視頻編輯: | 朱玲敏 |
攝像: | 蔣文越 |
責編: | 虞之青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