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往南五十多公里有一座馬鞍山林場。7月15日下午,這座林場來了一位特別的“巡護員”。
△新華社記者 謝環(huán)馳 攝
伏天里驕陽似火,習近平正是沿著護林員每天巡山走的崎嶇小道深入林場腹地。這道北方生態(tài)屏障他一直很關心?!?/p>
在這里,習近平見到了常年在深山里工作的林場工人。在林場工人們看來,來到身邊的習近平也和自己一樣,是這綠水青山的守護人。
習近平始終關注著內蒙古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2014年在內蒙古調研時,他就指出要“努力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tài)安全屏障”;2018年兩會,他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提出“在祖國北疆構筑起萬里綠色長城”。今年兩會,他再次來到內蒙古代表團,強調內蒙古的生態(tài)建設“關系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態(tài)安全”,并提出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四個要”?!?/p>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在內蒙古代表團提出的要求
馬鞍山林場折射了這道北方生態(tài)屏障的形成發(fā)展過程。林場人工林面積從建場之初的四萬多畝已經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近十二萬畝。如今,整個林場被劃分為22個片區(qū),一支三十人左右的護林員隊伍負責山林的巡護,每位護林員每個星期平均要在山里跋涉四五十公里。其中,工作年頭最長的劉恩已經在這片山上守了35年。
造林,防蟲、防火,防盜伐、防非法捕獵都是護林員的職責。這些年,生態(tài)保護理念不斷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志愿者、普通群眾都加入到構筑祖國北疆綠色長城的行動中。
過去的四十年,我國森林面積和森林蓄林面積分別增長一倍左右,對全球植被增量的貢獻比居世界首位。中國在生態(tài)建設和生態(tài)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果也成為了全人類共享的財富。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