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兩個多月前廣州、深圳、昆明等地廣受追捧的演出后,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上海昆劇團全本《長生殿》全國巡演回到了大本營上海,一番緊鑼密鼓的排練之后,9月21日至24日在上海大劇院拉開大幕。時隔七年全本《長生殿》重新亮相大劇院,四場大戲一票難求,新開加座票也十分搶手,150萬的票房收入創(chuàng)造了上昆歷史上商業(yè)演出的新紀錄。
第一本《釵盒情定》演出劇照
清代傳奇《長生殿》原作者為清初著名文學家、劇作家洪昇,被視為是中國古代文學與戲劇的巔峰之作,清人評價是“千百年來曲中巨擘”。十年前,上海昆劇團歷時三年創(chuàng)排的全本《長生殿》正式推出。原本50出共納入了43出,最接近傳奇著作的原貌,首演在蘭心大戲院一連演出五輪二十場,轟動一時,開創(chuàng)了昆曲駐場演出的先河。全本及精華版《長生殿》更曾屢次昆劇藝術節(jié)優(yōu)秀劇目獎(榜首)、中國戲曲學會獎、第十三屆文華大獎(榜首)、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資助劇目、上海文藝創(chuàng)作精品、文化部全國十大優(yōu)秀劇目等重大獎項,是一部具有原創(chuàng)意義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今年公演十周年之際,上昆重新排演該劇、打磨經(jīng)典,并啟動國內巡演、傳播經(jīng)典。演員陣容匯集了老中青五班三代、文武兼?zhèn)涞膹姶箨嚾?,演職人員團隊多達120余人。
第一本釵盒情定演出結束后簽售火爆的場面
接近全滿的上座率,連綿不絕的掌聲與喝彩,反復出現(xiàn)的簽售長龍……全本《長生殿》在廣州大劇院、深圳保利劇院、昆明劇院等華南各地掀起觀演熱潮。首站廣州大劇院刷新了去年上昆“臨川四夢”的票房紀錄,包括隨后的深圳、昆明等地,上昆接連舉辦“深圳最美昆曲夜·幽蘭雅韻”沙龍、“戲曲文化進校園”昆曲鑒賞名家面對面、藝術講堂、參與曲會雅集等等,堅持普及與傳承藝術、深耕中華傳統(tǒng)文化,拓展培育昆曲觀眾,受到熱烈歡迎。
此次全本《長生殿》上海大劇院的演出基本延續(xù)了此前國內巡演的陣容,略有不同的是第一本《釵盒情定》,特邀原上昆“梅花獎”得主、“昆三班”小生演員張軍“回娘家”,與“白玉蘭獎”得主、優(yōu)秀青年閨門旦演員羅晨雪搭檔新“帝妃”組合。第二本《霓裳羽衣》的“帝妃”仍由“梅花獎”、“白玉蘭獎”雙料得主,“昆三班”老搭檔黎安、沈昳麗主演。第三本《馬嵬驚變》則是有本劇的藝術指導、老藝術家蔡正仁與張靜嫻聯(lián)袂主演,第四本《月宮重圓》由剛獲得“白玉蘭獎”新人獎的“昆五班”小生衛(wèi)立與“昆三班”余彬合作。十年前的原班人馬之一、“梅花獎”得主吳雙因腳傷缺席了之前的巡演,他將在上海站復出,分別飾演楊國忠與楊通幽。全本《長生殿》曾參演2010年上海大劇院“京昆群英會”,七年后再次亮相,隨著最年輕的昆五班進入上海昆劇團,五班三代同堂的陣容顯得尤為聲勢浩大。
導演沈斌作《釵盒情定》演出前的導賞講座
演出前后,上昆在大劇院策劃開展了豐富周全的推廣活動。演出前由本劇導演沈斌、張銘榮主持導賞,為觀眾解析各本亮點,演出后安排各本“帝妃”主演現(xiàn)場親筆簽售。演出全程將于線上直播平臺組織導賞、化妝、演出花絮、簽售的直播互動活動,線上線下一起聯(lián)動,參加觀眾人數(shù)突破數(shù)萬人。而此次特別在現(xiàn)場售賣新推出的文件夾、書簽、環(huán)保袋等文創(chuàng)紀念品,包括音像品、書籍等在內的周邊產(chǎn)品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部分特色紀念品甚至被觀眾一搶而空。
全本《長生殿》能有今天,也是蔡正仁沒有預料到的。當年,蔡正仁四處奔走,唐斯復孤燈下整理劇本,劉厚生、郭漢成不計報酬擔任顧問,導演、演員毫不懈怠……策劃人唐斯復回憶,2001年寒冬,她開始伏案整理全本《長生殿》演出劇本,面對滿目的書本、紙張和削尖的鉛筆,勾畫演出新藍圖:在定點劇院觀看全本(50折)《長生殿》,對應的是中國文化的體面。2005年12月20日全本《長生殿》在上海昆曲團開排,伴隨排演、劇本的修改一直持續(xù)到2007年4月。同年5月,全本昆曲《長生殿》在蘭心劇場首演,《長生殿》劇本問世300年來第一次完整的在定點劇場演出成為現(xiàn)實,中國昆曲歷史上出現(xiàn)嶄新的一頁。十年后的2017年,上昆重新排演、打磨經(jīng)典,啟動國內巡演。老中青五班三代同堂,將《長生殿》的傳奇續(xù)寫。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王琳琳 攝像:徐瑋)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