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去年11月末,總書記又專程到外來人口占比高的閔行區(qū),考察新時代城市建設(shè)者管理者之家,指出城市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要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住房的多樣化、多元化需求,確保外來人口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yè)。昨天(3月15日),在新時代城市建設(shè)者管理者之家所在的馬橋鎮(zhèn)華潤有巢社區(qū),一場由馬橋“新家”宣講團,帶來的“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現(xiàn)場學”微宣講活動正式啟動。
租戶代表張頌蔚作為宣講團成員,一邊帶領(lǐng)大家參觀,一邊仔細回憶幾個月前,總書記來到“新時代城市建設(shè)者管理者之家”考察時,與他親切聊天的情景。
馬橋“新家”宣講團共有7名成員,他們大多是這里的租客,談起入住感受,都有說不完的話。
總書記考察上海講話發(fā)表以來,閔行區(qū)聚焦“講全、講透、講實”,突出“差異化、分眾化、互動化”,針對不同群體定制菜單、專題備課,并納入重要宣講陣地。
“城市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新時代城市建設(shè)者管理者之家”時的殷殷囑托。過去3個月,越來越多的一線勞動者選擇在這里安家,目前入住率已超90%。
十天前,馮阿姨帶著3歲的小孫子,從老家來到這里,與兒子、兒媳團聚。小兩口在附近的廠里上班,馮阿姨幫忙照看孫子。一個房間四張床,每張床每月租金500元。雖然“新家”空間不大,但一家人住得安心。
來自河南的孫阿姨,也是新住戶。因為兒子在上海交通大學讀書,孫阿姨從婦產(chǎn)科醫(yī)生的崗位上退休后,選擇來上海生活。
每天下午1點,孫阿姨還在直播間與網(wǎng)友互動,既分享了健康知識,又充實了退休生活。
如今,馬橋的這個“新家”越來越熱鬧,而這也是上海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一個“縮影”。今年,上海計劃新開工保障性租賃住房超100萬平方米,籌措床位3萬張,不斷完善“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的多層次住房供應(yīng)體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生保障。
編輯: | 徐慷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