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段關于新聞播出的聊天記錄在微信群里流傳,好端端的一條新聞怎么就被說成是擺拍?
近期,上海金山“防范區(qū)”里的小區(qū)采取“一戶一證”的方式,讓各小區(qū)居民分時段到指定商超采購物資。就在上周五(4月15日)的時候,金山區(qū)衛(wèi)清西路上的“山鑫公寓”也開啟了小區(qū)居民分時錯峰的購物通道。
從這條新聞的標題我們也可以看出,內容是說的是“金山防范區(qū)有序開放 限時限流購物”。
小區(qū)分時開放,那周邊當然要有相應的商超供給。距離“山鑫公寓”520米的“華潤萬家”超市也開門了。終于可以“出關”了!小區(qū)居民的激動之情可想而知,記者也立馬出動去感受一波居民們的“熱情”。
可誰想到,拍攝到的一位居民直接被網傳為“金山第一群演”?為了徹底說明白,今天(4月19日)記者又到現場做了一番調查。
? 網傳疑點一,她是誰?為何在一段新聞里反復出現?
記者找到了這位被網友關注的“女主角”吳女士,她說自己是居住在山鑫公寓的上海石化退休員工,談到自己的意外被“走紅”,吳女士是既無奈又委屈。
吳女士:是托嗎?我說怎么可能呢?網上都是亂噴的,那天我們一解封,我就馬上套件衣服出去了,就是怕超市里人多,想早去早回。
超市里我也沒注意(拍攝),只顧著自己拿東西,回來之后就是正好他們在拍攝。我家里的人住在浦東的,我妹夫什么的,他都發(fā)給我了說,他們經理說我是居委書記。我問他你幫我澄清了嗎,他說澄清了呀。我覺得很可笑,太滑稽了!
看到妻子被人誤解,吳女士的丈夫十分氣憤,昨天(4月18日)中午也在小區(qū)業(yè)主群里幫著妻子澄清了事實。
? 網傳疑點二,就這么巧?老是拍到她?她是記者的“托”嗎?
超市監(jiān)控畫面顯示,被質疑是“群演”的居民吳女士是在當天下午2點55分左右進入超市。
而記者是在當天下午2點58分左右進入超市。時間間隔將近3分鐘,并非網友所說事先安排好一起進入超市。
為了徹底弄清此事,記者隨后又趕到了這家超市內,在先后問了4位顧客后,終于找到了一位在4月15號當天也曾來過的消費者。
顧客張女士:15號的時候是可以正常出來購物的,我來的時候,在門口排隊大概十來分鐘的樣子,進來的時候人流量也是比較少的情況。確實是有這些顧客來買,我覺得不存在擺拍的情況,我覺得沒有必要擺拍。因為如果真的是好的話,不管怎么樣展現出來都是好的,沒有必要去作秀。4月15日我也來到這邊,就是這里。
那為什么在超市拍完,小區(qū)門口又拍到這位居民?
根據導航顯示,記者拍攝的小區(qū)距離超市僅520米,剛巧該居民和記者的節(jié)奏重合了,記者拍完超市購物,再到小區(qū)門口拍攝居民有序返回的時候,又拍到了吳女士。
住在小區(qū)沿街樓棟上的宋阿婆,當時正好目睹了小區(qū)門口采訪拍攝的整個過程。
宋阿婆:肯定是真實的,因為我就住在這個樓上,看得清清楚楚的,因為外面不能出來,我就趴在前面看,正好看見他們這樣(拍攝),我就住在這個三樓。
? 網傳疑點三,播出時,身份條字幕顯示,她是當地的書記?
其實如果網友們看完整個報道,是不會有這個疑問的。當天記者采訪的衛(wèi)清居民區(qū)的黨總支書記壽玲妹。
壽玲妹 衛(wèi)清居民區(qū)黨總支書記:我是衛(wèi)清居民區(qū)的黨總支書記,她只是我們小區(qū)里的一位居民。
那為什么當吳女士出現的時候,會有“石化街道衛(wèi)清居民區(qū)黨總支書記”的身份條呢?其實這屬于電視新聞常用的剪輯方式。為防止一段采訪太長畫面單調,我們會在采訪視頻中插入相關畫面。
吳女士出現的畫面其實就是輔助性畫面,當大家看到這幅畫面的時候,是可以聽到石化街道衛(wèi)清居民區(qū)黨總支書記壽玲妹的采訪實況聲,所以,大家看到的畫面上的身份字幕指的是被采訪者,也就是后來畫面中出現的壽玲妹書記本人形象,并延續(xù)至采訪結束。
事情的來龍去脈就是這樣!隨著封控時間延長,人們生活不便、心情也頗煩躁??吹椒婪秴^(qū)的居民們可以走出家門購物,羨慕之余犯嘀咕、有疑慮可以理解。
但是,在未經證實的情況下,把疑慮當成“事實”發(fā)到網上就太不負責任。把正常購物的市民稱為“群演”,也要考慮對他人造成的傷害。
(視頻編輯:斯雯)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