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2021年1月11日,一大批紅色地標集體上線,上海的共產黨宣言紀念館正是其中之一。上海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紅色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內核,也是打響紅色文化品牌,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傳承弘揚紅色基因,也是上海創(chuàng)建國際文化大都市,提升文化軟實力,最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星火"黨員志愿服務隊隊員陳醉說:“各位,這是我們館的新展品,就是總書記給我們黨員志愿服務隊全體隊員的回信,他在回信中首先肯定了陳望道先生的歷史功績,也是對我們當代年輕人的啟示,就是我們一方面要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地做好自己,同時我們也要更加堅定地講述好中國的故事,講述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p>
圍繞去年6月習總書記回信中所提的要求,半年多來,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的星火黨員志愿服務隊隊員們,一直不斷地為傳承這份紅色基因而努力。他們更新了一部分展品,深入地展開理論培訓,圍繞每一件展品,打磨修改講解詞,并針對學生、公務員、工人等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展開分眾式講解,2020年以來,一共接待了13000多名參觀者。
"星火"黨員志愿服務隊指導教師周曄說:“我身后的這幅連還畫,生動再現了當年望老在柴房中翻譯宣言的場景。陳望道用兩張條凳和一塊舊門板,拼成一張書桌,白天譯書,夜里就找來鋪蓋,睡在門板上,母親心疼兒子日以繼夜地工作,晚上送來粽子和紅糖水,這才有了真理味道的故事?!?/p>
在疫情防控形勢下,隊員們也積極創(chuàng)新講解形式,開設了紅色筑夢,四史現場講等一系列視頻微黨課,網絡總點擊量超過1000萬人次。他們還專門拍攝MTV,用青年們喜聞樂見的方式,擴大共產黨宣言展示館的影響力。
"星火"黨員志愿服務隊隊員許亞云說:“打造我們的星火黨員志愿服務紅色品牌,因為我們的隊名叫星火,我們希望每一個火種我們都要耐心呵護,充分發(fā)揮每一名隊員的專業(yè)優(yōu)勢,所以現在新聞學院的隊員正在設計二維碼的講解,面向一些可能因為疫情沒有辦法來到現場的觀眾,還有外文學院的在設計多語種講解?!?/p>
同時,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在去年首次招收本科生,并將這個班命名為望道班,同時馬院還成立了望道研究院,策劃出版了《陳望道文存全編》和研究文集,全面開設新思想概論課程,把回信精神、宣言精神融入課程思政。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退休教授陳光磊說:“望道先生的譯本,它的用語,它的句子都是比較中國化的,這一點對于我們今天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大眾化 ,是非常好的一個榜樣,是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的?!?/p>
復旦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退休教授陳振新說:“《共產黨宣言》這個經典著作就是指引了我們黨從弱到強,從小到大,發(fā)展到今天。實際上我父親(陳望道)當時他在翻譯《共產黨宣言》時就只有29歲,就是年輕人,我覺得現在年輕人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為我們國家做出貢獻,使我們國家越來越強大?!?/p>
為進一步打響紅色文化品牌,展示館還舉辦了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在上海和浙江兩地四館巡展,與中國郵政合作,聯合推出紀念郵票。此外,還在思南書局與公眾共讀《共產黨宣言》,舉辦"不忘初心逐夢前行主題文創(chuàng)大賽等。今年,復旦還計劃排演校史大劇,把紅色基因轉化為最生動的文化大餐。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說:“在新世紀,在新時代,用紅色基因鑄魂育人,這對我們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的達至和完成至關重要。我們的定位是要把這個展示館打造成為真正傳播的陣地,打造成為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課堂,也打造成為可以追溯信仰和力量的這樣一個場景,真的是能夠從形式上到內涵上,都能夠把宣言精神,把望道翻譯共產產黨宣言的內在的紅色基因,能夠代代相傳。”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周云 編輯:李書馨 實習編輯:龐心瑜)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